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7页 |
·Ti0_2 光催化剂的研究背景 | 第11-13页 |
·气相有机污染物及其危害 | 第11页 |
·VOCs 处理方法 | 第11-13页 |
·Ti0_2 光催化处理VOCs 的应用 | 第13页 |
·Ti0_2 光催化反应原理 | 第13-15页 |
·半导体光催化基础 | 第13-14页 |
·Ti0_2 光催化降解VOCs 的原理 | 第14-15页 |
·Ti0_2 光催化剂的掺杂改性 | 第15-17页 |
·金属离子掺杂 | 第15-16页 |
·非金属元素掺杂 | 第16页 |
·共掺杂 | 第16-17页 |
·Ti0_2 光催化剂的负载 | 第17-21页 |
·载体的作用 | 第17-18页 |
·负载Ti0_2 催化剂所用载体 | 第18-19页 |
·Ti0_2 光催化剂的负载方法 | 第19-21页 |
·光催化反应的动力学 | 第21-25页 |
·光催化反应的动力学模型 | 第21-23页 |
·光催化反应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 第23-25页 |
·催化剂失活与再生 | 第25-26页 |
·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内容 | 第26-27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27-36页 |
·实验仪器 | 第27页 |
·实验药品 | 第27页 |
·气相色谱操作条件 | 第27页 |
·绘制标准曲线 | 第27-30页 |
·光催化剂的制备 | 第30-33页 |
·溶胶-凝胶技术的基本原理 | 第30-31页 |
·纳米Ti0_2 的制备 | 第31-32页 |
·Ti0_2/AC 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 | 第32页 |
·Ti0_2/ACF 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 | 第32-33页 |
·催化剂的表征 | 第33-34页 |
·SEM 分析 | 第33-34页 |
·XRD 分析 | 第34页 |
·UV-Vis 吸收光谱分析 | 第34页 |
·光催化降解实验 | 第34-36页 |
第三章 活性炭负载Ti0_2光催化降解气相丙酮 | 第36-43页 |
·AC 负载Ti0_2 处理丙酮的优越性测试 | 第36-37页 |
·反应操作条件对Ti0_2/AC 光催化降解丙酮的影响 | 第37-41页 |
·丙酮气体不同初始浓度的影响 | 第37-38页 |
·催化剂用量的影响 | 第38-39页 |
·紫外光光强度的影响 | 第39-40页 |
·相对湿度对丙酮降解率的影响 | 第40-41页 |
·反应时间对丙酮降解率的影响 | 第41页 |
·Ti0_2/AC 光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效果 | 第41-42页 |
·小结 | 第42-43页 |
第四章 Ti0_2/ACF 光催化降解气相甲醛、丙酮和甲苯 | 第43-62页 |
·催化剂结构与性能表征 | 第43-46页 |
·SEM 分析 | 第43-44页 |
·XRD 分析 | 第44-45页 |
·UV-Vis 分析 | 第45-46页 |
·Ti0_2/ACF 的光催化效果 | 第46-47页 |
·Ti0_2/ACF 的光催化降解污染物的结果分析 | 第47-51页 |
·不同负载方法的影响 | 第47-48页 |
·元素掺杂改性的影响 | 第48页 |
·不同Ti0_2 负载量的影响 | 第48-49页 |
·相对湿度的影响 | 第49-50页 |
·光源和光强度的影响 | 第50-51页 |
·光催化剂使用寿命与再生 | 第51-52页 |
·光催化反应动力学 | 第52-58页 |
·甲醛的光催化反应动力学分析 | 第53-55页 |
·丙酮的光催化反应动力学分析 | 第55-56页 |
·甲苯的光催化反应动力学分析 | 第56-58页 |
·光催化降解机理 | 第58-60页 |
·甲醛的光催化降解机理 | 第58-59页 |
·丙酮的光催化降解机理 | 第59页 |
·甲苯的光催化降解机理 | 第59-60页 |
·小结 | 第60-62页 |
结论与建议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7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附件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