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研究
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3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7-9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7-8页 |
二、现有研究 | 第8-9页 |
三、研究意义 | 第9页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框架结构 | 第10-12页 |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点 | 第12-13页 |
第二章 研究综述 | 第13-21页 |
第一节 产能过剩的内涵 | 第13-14页 |
第二节 产能过剩的测度 | 第14-15页 |
第三节 产能过剩的判断 | 第15-16页 |
一、关于传统工业产能过剩的测度 | 第15-16页 |
二、关于新兴产业产能过剩的测度 | 第16页 |
第四节 产能过剩的成因 | 第16-20页 |
一、非政府因素导致的产能过剩研究 | 第16-18页 |
二、政府层面因素导致的产能过剩研究 | 第18-19页 |
三、市场与政府等多重因素共同导致产能过剩 | 第19-20页 |
第五节 研究述评 | 第20-21页 |
第三章 钢铁行业产能过剩影响因素与机制 | 第21-30页 |
第一节 产能过剩形成的微观基础 | 第21-22页 |
一、要素窖藏行为引发产能过剩 | 第21-22页 |
二、竞争策略性行为导致产能过剩 | 第22页 |
第二节 产能过剩形成的政府因素 | 第22-25页 |
一、地方政府干预的动机 | 第23页 |
二、地方政府干预的体制基础 | 第23-24页 |
三、地方政府不当干预下产能过剩形成机理 | 第24-25页 |
第三节 产能过剩形成的其他因素 | 第25-28页 |
一、经济周期与行业发展周期 | 第25-26页 |
二、钢铁行业的行业特征 | 第26-27页 |
三、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 | 第27-28页 |
第四节 我国钢铁行业产能过剩形成机制 | 第28-30页 |
第四章 我国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的测度 | 第30-41页 |
第一节 产能过剩的测度 | 第30-32页 |
一、产能过剩的测度方法比较 | 第30-31页 |
二、产能过剩的测度 | 第31-32页 |
第二节 最优产出的实证分析 | 第32-35页 |
一、指标选取及数据说明 | 第32-33页 |
二、数据分析 | 第33-34页 |
三、回归结果 | 第34-35页 |
第三节 产能过剩的计算结果 | 第35-40页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五章 我国钢铁行业产能过剩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第41-47页 |
第一节 模型设立 | 第41-43页 |
一、要素扭曲率模型设立 | 第41-42页 |
二、产能过剩影响因素的模型设立 | 第42-43页 |
第二节 变量与数据来源说明 | 第43-44页 |
一、变量说明 | 第43页 |
二、数据来源说明 | 第43-44页 |
第三节 数据分析与回归结果 | 第44-47页 |
一、数据分析 | 第44-45页 |
二、回归结果 | 第45-47页 |
第六章 结论与政策启示 | 第47-51页 |
第一节 基本结论 | 第47-49页 |
第二节 政策启示 | 第49-51页 |
一、政府层面 | 第49页 |
二、企业层面 | 第49-50页 |
三、市场层面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后记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