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施工论文--施工管理论文--技术管理论文

业主方工程项目管理实施策划--以东莞恒大金碧华府房地产项目为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1章 绪论第8-15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8-9页
        1.1.1 研究背景第8-9页
        1.1.2 研究意义第9页
    1.2 相关文献综述第9-12页
    1.3 研究方法第12-13页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13-15页
第2章 业主方工程项目管理相关理论与基本概念第15-27页
    2.1 工程管理项目中的各参与方第15-18页
        2.1.1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业主第15-16页
        2.1.2 工程项目管理第16-18页
    2.2 业主方的工程项目管理第18-22页
        2.2.1 业主方工程项目管理的思想第18-19页
        2.2.2 业主方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职能第19-20页
        2.2.3 业主方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第20页
        2.2.4 业主方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方法第20-22页
    2.3 业主方工程项目管理实施策划第22-27页
        2.3.1 业主方项目管理实施策划的概念第22-23页
        2.3.2 业主方项目管理实施策划的内容第23页
        2.3.3 业主方项目管理实施策划的过程第23-25页
        2.3.4 业主方项目管理实施策划的工作层次第25-27页
第3章 业主方项目目标管理实施策划第27-36页
    3.1 工程项目管理目标的基本概念第27-28页
        3.1.1 工程项目管理目标的组成第27页
        3.1.2 工程项目管理三大目标之间的关系第27-28页
    3.2 业主方工程项目管理目标策划第28-30页
        3.2.1 项目管理目标的层次性分析第28-29页
        3.2.2 项目管理目标分解第29-30页
    3.3 业主方工程项目管理目标控制策划第30-36页
        3.3.1 目标控制的过程第30-32页
        3.3.2 目标控制的方式第32-34页
        3.3.3 目标控制的措施第34-36页
第4章 业主方项目组织管理实施策划第36-51页
    4.1 项目组织设计对业主方实施策划的意义第36-37页
    4.2 组织结构设计基本原则及影响因素第37-41页
        4.2.1 基本原则第37-40页
        4.2.2 影响因素第40-41页
    4.3 组织结构的基本形式第41-46页
        4.3.1 职能型组织结构第41-43页
        4.3.2 项目型组织结构第43-44页
        4.3.3 矩阵型组织结构第44-46页
    4.4 业主方的项目组织结构选择依据第46-48页
    4.5 业主方组织结构内的沟通协调第48-51页
        4.5.1 项目沟通的重要性第48-49页
        4.5.2 项目沟通应遵循的原则第49-51页
第5章 业主方项目集成化管理实施策划第51-58页
    5.1 工程项目集成管理内涵与内容第51-53页
        5.1.1 程项目集成管理内涵第51-52页
        5.1.2 工程项目集成管理内容第52-53页
    5.2 工程项目集成管理基本方法第53-58页
        5.2.1 项目目标系统集成第53-54页
        5.2.2 项目过程集成化方法第54-55页
        5.2.3 信息集成化方法第55-56页
        5.2.4 项目组织集成化方法第56-58页
第6章 案例分析第58-76页
    6.1 项目概况第58-59页
        6.1.1 项目规划概况第58-59页
        6.1.2 项目业态定位第59页
    6.2 项目目标策划第59-61页
    6.3 项目实施策划第61-64页
        6.3.1 项目施工实施方案第61-63页
        6.3.2 项目资金及成本策划第63-64页
    6.4 项目组织架构第64-69页
        6.4.1 项目组织的构成第64-65页
        6.4.2 主要职能部门的职责和岗位要求第65-69页
    6.5 项目信息集成措施第69-73页
        6.5.1 合同交底第69-70页
        6.5.2 设计交底第70-72页
        6.5.3 工地建设交流会第72页
        6.5.4 现场协调会第72-73页
    6.6 工期管理第73-75页
        6.6.1 工期标准设定第73-74页
        6.6.2 抢工措施第74-75页
    6.7 小结第75-76页
第7章 结论与展望第76页
    7.1 本文的主要结论第76页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逸笔抒写,融汇中西--中国当代油画风景创作中写意性的表达
下一篇:青春发动时相、应激生活事件与女生内化性问题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