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组织、银行论文--城乡金融组织论文

城镇化背景下的我国农村金融结构优化分析

论文提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1 导论第9-15页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9页
    1.2 文献综述第9-11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9-10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0-11页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11-12页
        1.3.1 研究内容第11-12页
        1.3.2 研究方法第12页
    1.4 本文结构框架第12-13页
    1.5 研究创新点与不足第13-15页
        1.5.1 本文的创新第13页
        1.5.2 本文的不足之处第13-15页
2 理论基础第15-20页
    2.1 城镇化理论第15-16页
        2.1.1 城镇化概念第15页
        2.1.2 城镇化的实现形式第15-16页
        2.1.3 城镇化的必要性第16页
    2.2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第16-18页
        2.2.1 刘易斯模式第17页
        2.2.2 拉—费模式第17页
        2.2.3 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论第17-18页
    2.3 金融结构理论第18-20页
        2.3.1 金融结构理论的提出第18页
        2.3.2 金融结构理论的发展第18-20页
3 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农村金融结构现状与问题第20-30页
    3.1 我国农村金融结构现状第20-26页
        3.1.1 农村金融机构现状第20-24页
        3.1.2 农村金融工具现状第24-26页
        3.1.3 农村金融市场现状第26页
    3.2 现阶段我国农村金融结构中存在的问题第26-30页
        3.2.1 农村金融机构地区分配不均衡第27页
        3.2.2 农村金融市场有效竞争力不足第27-28页
        3.2.3 农村金融发展缺乏良好的生态环境支持第28页
        3.2.4 伴随城镇化产生的农村社会经济问题第28-30页
4 农村金融结构对城镇化建设影响的实证分析第30-41页
    4.1 变量选取第30-32页
        4.1.1 城镇化水平变量第30页
        4.1.2 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变量第30页
        4.1.3 控制变量第30-31页
        4.1.4 变量定义第31-32页
    4.2 数据来源和处理第32-33页
    4.3 计量检验和结果第33-41页
        4.3.1 面板单位根检验第33-34页
        4.3.2 协整检验第34-35页
        4.3.3 Hausman检验第35-36页
        4.3.4 模型形式设定检验第36-37页
        4.3.5 固定效应变系数模型估计第37-40页
        4.3.6 小结第40-41页
5 国外农村金融结构分析第41-45页
    5.1 美国第41-43页
        5.1.1 复合多元化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第41-42页
        5.1.2 农村金融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第42页
        5.1.3 农村资金独立运行,与城市金融市场联系密切第42-43页
    5.2 印度第43-44页
        5.2.1 农村金融服务覆盖率高、再融资渠道广第43页
        5.2.2 国有商业银行和专业银行共同支持农村金融发展第43页
        5.2.3 创新农村金融服务,积极发展微型信贷第43-44页
    5.3 孟加拉国——乡村银行模式第44-45页
6 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农村金融结构优化和调整的政策建议第45-49页
    6.1 依据差异性原则调整农村金融结构第45页
    6.2 加强政府对农村金融的支持第45-46页
    6.3 促进城乡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第46页
    6.4 构建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第46-47页
    6.5 推动农村老龄金融事业,促进城镇化进程健康发展第47页
    6.6 促进小额贷款的发展和创新,规范民间金融第47-49页
7 结论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3页
致谢第53-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超导量子器件制备及工艺研究
下一篇:绝经后2型糖尿病女性患者骨密度与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水平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