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英文摘要 | 第5-7页 |
引言 | 第10-15页 |
(一)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10页 |
(二) 研究现状分析 | 第10-12页 |
(三)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四) 主要创新和不足 | 第13-15页 |
一、毛泽东人民主体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 第15-20页 |
(一)“人民主体”概念界说 | 第15-18页 |
1.“人民主体”中的“人民” | 第15-17页 |
2.“人民主体”中的“主体” | 第17-18页 |
3.人民主体 | 第18页 |
(二)毛泽东“人民主体”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 第18-20页 |
1.国际社会背景 | 第18-19页 |
2.国内社会背景 | 第19-20页 |
二、毛泽东人民主体思想的来源及形成过程 | 第20-28页 |
(一)毛泽东“人民主体”的思想来源 | 第20-22页 |
1.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 | 第20页 |
2.近代世界的“人民主权”思想 | 第20页 |
3.历史唯物主义中的“人民主体”思想 | 第20-22页 |
(二)毛泽东“人民主体”思想的形成过程 | 第22-28页 |
1.毛泽东“人民主体”思想的萌芽 | 第22-23页 |
2.毛泽东“人民主体”思想的确定 | 第23-24页 |
3.毛泽东“人民主体”思想的成熟 | 第24-25页 |
4.毛泽东“人民主体”思想的完善 | 第25-28页 |
三、毛泽东人民主体思想的基本内容及特征 | 第28-32页 |
(一)毛泽东“人民主体”思想的基本内容 | 第28-29页 |
1.坚持人民群众在实践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 第28页 |
2.坚持人民群众在社会关系变革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 第28页 |
3.坚持人民群众在认识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 第28-29页 |
4.坚持人民群众在价值追求中的主体地位 | 第29页 |
(二)毛泽东“人民主体”思想的基本特征 | 第29-32页 |
1.政治性 | 第29-30页 |
2.阶级性 | 第30页 |
3.历史性 | 第30页 |
4.广泛性 | 第30-32页 |
四、毛泽东人民主体思想在当代中国的发展及其价值 | 第32-44页 |
(一)毛泽东“人民主体”思想在当代中国的发展 | 第32-37页 |
1.邓小平理论对毛泽东“人民主体”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 第32-33页 |
2.江泽民时期对毛泽东“人民主体”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 第33-34页 |
3.胡锦涛时期对毛泽东“人民主体”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 第34-36页 |
4.习近平时期对毛泽东“人民主体”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 第36-37页 |
(二)毛泽东“人民主体”思想的当代意义 | 第37-44页 |
1.坚持“人民主体”思想,有利于践行党的宗旨 | 第37页 |
2.坚持“人民主体”思想,有利于和谐党群、干群关系 | 第37-40页 |
3.坚持“人民主体”思想,有利于人民共享改革开放成果 | 第40-44页 |
结论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附录 | 第47-49页 |
后记 | 第49-5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