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引言 | 第9-17页 |
| (一)研究缘起 | 第9-10页 |
| 1.日本在“爱国心”教育问题上具有历史典型性 | 第9页 |
| 2.教材是“爱国心”教育的重要现实载体 | 第9-10页 |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 (三)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 (四)研究设计 | 第15-17页 |
| 1.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 2.研究方法 | 第16页 |
| 3.研究重点、难点、创新点 | 第16-17页 |
| 一、日本“爱国心”教育的基本内涵 | 第17-24页 |
| (一)日本“爱国心”教育的内涵 | 第17-18页 |
| (二)日本“爱国心”教育的历史演变 | 第18-20页 |
| 1.二战前及二战时期的日本“爱国心”教育 | 第18-19页 |
| 2.二战后的日本“爱国心”教育 | 第19-20页 |
| (三)日本“爱国心”教育在教材中的发展变化 | 第20-24页 |
| 1.二战前及二战期间日本“爱国心”教育在教材中的体现 | 第20-21页 |
| 2.二战后日本“爱国心”教育在教材中的体现 | 第21-24页 |
| 二、日本中小学《我们的道德》教材中的“爱国心”教育 | 第24-34页 |
| (一)教材分析的理论依据 | 第24-25页 |
| 1.教材分析的价值意义 | 第24页 |
| 2.教材分析的基本方法 | 第24-25页 |
| 3.教材分析的组织原理 | 第25页 |
| (二)内容选择 | 第25-30页 |
| 1.思想文化性内容 | 第25-27页 |
| 2.道德规范性内容 | 第27-29页 |
| 3.知识性内容 | 第29-30页 |
| (三)整体编写 | 第30-34页 |
| 1.结构体系较为完整 | 第30-31页 |
| 2.呈现方式较为美观 | 第31-34页 |
| 三、日本“爱国心”教育在教材编写上的问题与特点 | 第34-40页 |
| (一)日本中小学“爱国心”教育在教材编写上存在的问题 | 第34-37页 |
| 1.教材内容突出的道德化倾向 | 第34-35页 |
| 2.教材整体价值取向模糊不清 | 第35-36页 |
| 3.教材鲜明的民族中心主义倾向 | 第36-37页 |
| (二)日本中小学“爱国心”教育在教材编写上的特点 | 第37-40页 |
| 1.严格遵照日本相关课程标准要求进行编写 | 第37-38页 |
| 2.内容编排的人文性特点突出 | 第38-39页 |
| 3.教材整体有一定的层次区分 | 第39-40页 |
| 四、日本“爱国心”教育在教材编写上对我国的警示 | 第40-44页 |
| (一)警惕“爱国心”教育的“去历史化”倾向 | 第40-42页 |
| (二)警惕“爱国心”教育的“泛道德化”倾向 | 第42-44页 |
| 结论 | 第44-46页 |
| 参考文献 | 第46-50页 |
| 后记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