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9-17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1.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1.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方法 | 第13-15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13-14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4 论文框架 | 第15-16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16-17页 |
2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7-25页 |
2.1 西北干旱地区 | 第17-19页 |
2.1.1 水资源特征 | 第17-18页 |
2.1.2 气候条件 | 第18页 |
2.1.3 生态环境特征 | 第18-19页 |
2.2 水利枢纽工程 | 第19-20页 |
2.2.1 水利工程概念 | 第19页 |
2.2.2 水利工程的特点 | 第19-20页 |
2.2.3 水利工程的分类 | 第20页 |
2.3 河道景观 | 第20-24页 |
2.3.1 河道 | 第20页 |
2.3.2 河道的功能 | 第20-22页 |
2.3.3 河道景观 | 第22-2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3 西北干旱地区坝后河道景观建设的现状及问题 | 第25-31页 |
3.1 西北干旱地区坝后河道景观建设现状 | 第25-27页 |
3.2 坝后河道景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27-30页 |
3.2.1 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7-28页 |
3.2.2 坝后河道景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第28-29页 |
3.2.3 对现状和存在问题的思考 | 第29-30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4 西北干旱地区水利枢纽工程坝后河道景观设计研究 | 第31-47页 |
4.1 西北干旱地区水利枢纽坝后河道景观规划设计理念 | 第31-32页 |
4.1.1 坝后河道景观的生态和谐 | 第31-32页 |
4.1.2 坝后河道景观的可持续性 | 第32页 |
4.1.3 坝后河道景观的地域文化特色 | 第32页 |
4.2 西北干旱地区水利枢纽坝后河道景观设计的原则 | 第32-35页 |
4.2.1 基本原则 | 第32-33页 |
4.2.2 水景景观设计原则 | 第33-34页 |
4.2.3 绿化设计原则 | 第34页 |
4.2.4 人性化设计原则 | 第34页 |
4.2.5 安全性原则 | 第34-35页 |
4.3 西北干旱地区水利枢纽坝后河道景观设计的方法 | 第35-46页 |
4.3.1 坝后河道景观的设计范围 | 第35页 |
4.3.2 坝后河道景观的形态及功能区划 | 第35-37页 |
4.3.3 坝后河道道路景观的规划 | 第37-38页 |
4.3.4 坝后河道景观的植物营造 | 第38-39页 |
4.3.5 坝后河道水景景观的设计 | 第39-41页 |
4.3.6 坝后河道景观绿色廊道的建立 | 第41-43页 |
4.3.7 坝后河道景观休闲旅游的建设 | 第43页 |
4.3.8 坝后河道文化景观的建设 | 第43-45页 |
4.3.9 生态技术在坝后河道景观中的运用 | 第45-46页 |
4.3.10 公共设施和景观小品的设计 | 第4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5 典型案例分析——南沟门水利工程坝后河道景观设计 | 第47-75页 |
5.1 项目概况 | 第47-48页 |
5.2 现状综述 | 第48-51页 |
5.3 设计特色 | 第51-53页 |
5.4 南沟门水利枢纽坝后河道景观设计 | 第53-73页 |
5.4.1 总体设计 | 第53-55页 |
5.4.2 坝后河道景观的形态及功能区划 | 第55-56页 |
5.4.3 坝后河道道路景观设计 | 第56页 |
5.4.4 坝后河道的景观植物营造 | 第56-60页 |
5.4.5 坝后河道水景景观的营造 | 第60-61页 |
5.4.6 坝后河道景观绿色廊道的建立 | 第61-64页 |
5.4.7 坝后河道景观内休闲旅游的建设 | 第64-68页 |
5.4.8 坝后河道景观内文化景观的建设 | 第68-71页 |
5.4.9 生态技术的的应用 | 第71-73页 |
5.5 项目价值分析 | 第73-74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6 结论 | 第75-77页 |
致谢 | 第77-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1页 |
图表目录 | 第81-85页 |
附录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