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9-17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三、文献评述 | 第13页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一、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第四节 创新之处 | 第15页 |
第五节 技术路径 | 第15-17页 |
第二章 PPP模式下城市基础设施政府监管的理论 | 第17-21页 |
第一节 政府监管的内涵与分类 | 第17页 |
第二节 城市基础设施政府监管内涵 | 第17-18页 |
第三节 城市基础设施政府监管理论分析 | 第18-21页 |
一、激励性规制理论 | 第18-19页 |
二、委托代理理论 | 第19-20页 |
三、公共利益理论 | 第20页 |
四、管制俘获理论 | 第20-21页 |
第三章 PPP模式下城市基础设施政府监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21-32页 |
第一节 PPP模式的实施现状 | 第21-22页 |
第二节 我国PPP模式下城市基础政设施府监管的现状 | 第22-27页 |
一、我国PPP模式下城市基础设施政府监管的体制 | 第22-25页 |
二、我国PPP模式下城市基础设施政府监管体制的不足 | 第25-27页 |
第三节 国外PPP模式下城市基础设施政府监管成功经验借鉴 | 第27-30页 |
一、发达国家城市基础设施政府监管模式 | 第28-29页 |
二、国外城市基础设施政府监管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 第29-30页 |
第四节 PPP模式下城市基础设施政府监管的必要性 | 第30-31页 |
第五节 PPP模式下城市基础设施政府监管的原则 | 第31-32页 |
第四章 PPP模式下城市基础设施政府监管体系构建思路 | 第32-39页 |
第一节 建立政府监管体系的目标与原则 | 第32-33页 |
第二节 构建政府监管体系的内容 | 第33-34页 |
一、建立健全的PPP项目监管法律体系 | 第33页 |
二、建立高效的监管机构 | 第33-34页 |
三、建立科学有效的监管机制 | 第34页 |
第三节 PPP模式下城市基础设施政府监管的两阶段模型 | 第34-39页 |
一、模型假设 | 第34-35页 |
二、模型的建立及推导 | 第35-37页 |
三、模型适度性理论分析与结论 | 第37-39页 |
第五章 构建PPP模式下城市基础设施政府监管体系 | 第39-48页 |
第一节 政府监管体系的立法设置 | 第39页 |
第二节 政府监管体系的部门设置 | 第39-42页 |
一、国家级的统筹独立性监管部门的设定 | 第39-41页 |
二、地方监管部门的设定 | 第41-42页 |
三、独立的行业监管的设定 | 第42页 |
第三节 政府监管体系设计方式与途径 | 第42-43页 |
一、合约监管 | 第43页 |
二、激励性监管 | 第43页 |
三、内部监管与外部监管相结合 | 第43页 |
四、实行问责机制 | 第43页 |
第四节 政府监管体系内容设计 | 第43-45页 |
一、市场准入监管 | 第44页 |
二、价格制定监管 | 第44页 |
三、产品和服务质量监管 | 第44页 |
四、运行过程监管 | 第44页 |
五、市场退出监管 | 第44-45页 |
第五节 政府监管体系流程设计 | 第45-48页 |
一、项目准入阶段 | 第45页 |
二、项目建设阶段 | 第45页 |
三、项目运营阶段 | 第45-46页 |
四、项目移交阶段 | 第46-48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