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2页 |
1.1 研究背景综述 | 第12-13页 |
1.2 路面不平度检测的研究现状 | 第13-18页 |
1.2.1 路面平整度检测技术发展历程 | 第13-15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2.3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1.3 路面平整度性能指标 | 第18-19页 |
1.4 论文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1.5 章节安排 | 第20页 |
1.6 本章小结 | 第20-22页 |
第2章 系统理论模型 | 第22-28页 |
2.1 路面平整度的定义、检测方法及评价指标 | 第22-23页 |
2.2 系统理论模型 | 第23-26页 |
2.2.1 路面不平度测量理论 | 第23-24页 |
2.2.2 车辆悬架模型分析 | 第24-26页 |
2.3 路面不平度各性能指标间的关系 | 第26-27页 |
2.3.1 功率谱密度PSD与平整度标准差σ之间的关系 | 第26-27页 |
2.3.2 功率谱密度PSD与国际平整度指数IRI之间的关系 | 第2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3章 测量系统软硬件设计 | 第28-40页 |
3.1 系统硬件设计 | 第28-34页 |
3.1.1 信号采集模块 | 第29-30页 |
3.1.2 信号调理模块 | 第30页 |
3.1.3 核心控制模块 | 第30-31页 |
3.1.4 通信模块 | 第31-33页 |
3.1.5 电源模块 | 第33-34页 |
3.2 系统嵌入式软件设计 | 第34-38页 |
3.2.1 软件开发环境 | 第34页 |
3.2.2 软件开发流程 | 第34-36页 |
3.2.3 主要模块具体实现 | 第36-38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第4章 系统上位机软件设计 | 第40-46页 |
4.1 软件的开发环境 | 第40页 |
4.2 功能需求分析 | 第40-41页 |
4.3 软件设计实现 | 第41-45页 |
4.3.1 数据采集模块 | 第41-42页 |
4.3.2 数据处理模块 | 第42-44页 |
4.3.3 数据分析模块 | 第44-45页 |
4.3.4 登陆退出模块 | 第4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5章 数据处理算法 | 第46-56页 |
5.1 研究背景 | 第46-48页 |
5.1.1 路面识别算法研究现状 | 第46页 |
5.1.2 深度神经网络研究现状 | 第46-48页 |
5.2 深度神经网络 | 第48-52页 |
5.2.1 深度神经网络结构 | 第48-49页 |
5.2.2 深度神经网络训练算法 | 第49-52页 |
5.3 深度神经网络算法优化 | 第52-54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第6章 实车试验与结果分析 | 第56-66页 |
6.1 实车试验 | 第56-58页 |
6.1.1 传感器标定 | 第56页 |
6.1.2 试验系统搭建及参数设置 | 第56-58页 |
6.2 数据处理 | 第58-63页 |
6.2.1 系统建模 | 第58-61页 |
6.2.2 道路数据处理 | 第61-62页 |
6.2.3 深度神经网络算法设计 | 第62-63页 |
6.3 结果分析 | 第63-65页 |
6.3.1 算法性能分析 | 第63-64页 |
6.3.2 路面三维重构 | 第64-65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硕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第72-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中文详细摘要 | 第75-77页 |
英文详细摘要 | 第77-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