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综合运输论文--综合运输体制与结构论文--运输网论文

多式联运中心运作对交通网络的动态影响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10-18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6页
        1.2.1 多式联运网络建模第11-14页
        1.2.2 集疏运系统仿真第14-16页
        1.2.3 研究现状评述第16页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6-18页
        1.3.1 研究内容第16-17页
        1.3.2 技术路线第17-18页
2 系统分析第18-29页
    2.1 系统概述第18-19页
    2.2 系统的组成要素第19-21页
        2.2.1 基础设施分析第19-21页
        2.2.2 运输方式分析第21页
    2.3 系统活动分析第21-23页
    2.4 运输服务模式分析第23-26页
        2.4.1 公路直达运输第23-24页
        2.4.2 公路中转运输第24-25页
        2.4.3 铁路中转运输第25-26页
    2.5 运输服务性能分析第26-28页
    2.6 本章小结第28-29页
3 系统建模第29-39页
    3.1 系统建模目标及假设第29页
        3.1.1 系统建模目标第29页
        3.1.2 模型的假设第29页
    3.2 模型的体系结构第29-30页
    3.3 中观交通网络建模第30-33页
        3.3.1 运输物流网络设计第30-32页
        3.3.2 基于排队论的网络模型第32-33页
    3.4 微观物流活动建模第33-36页
        3.4.1 集装箱码头作业模型第33-35页
        3.4.2 集装箱多式联运中心作业模型第35-36页
    3.5 物流服务性能指标计算第36-38页
    3.6 本章小结第38-39页
4 仿真模型设计与实现第39-56页
    4.1 仿真模型的总体设计第39-40页
        4.1.1 仿真软件的选择第39-40页
        4.1.2 仿真模型的总体结构第40页
    4.2 模型的输入设计第40-41页
    4.3 中观仿真模型设计与实现第41-50页
        4.3.1 模型总体结构第41-42页
        4.3.2 基础设施的模型实现第42-45页
        4.3.3 运输模型实现第45-50页
    4.4 集装箱码头模型设计与实现第50-52页
    4.5 集装箱多式联运中心模型设计与实现第52-53页
    4.6 模型的输出设计第53-55页
        4.6.1 输出数据内容第53-54页
        4.6.2 输出数据方式第54-55页
    4.7 本章小结第55-56页
5 实例研究及分析第56-72页
    5.1 实例描述第56页
    5.2 主要参数设置第56-59页
        5.2.1 集装箱运输量第56-58页
        5.2.2 基础设施及运营参数第58-59页
    5.3 仿真模型设计第59-61页
        5.3.1 多式联运中心规划情况第60页
        5.3.2 经营环境变化情况第60-61页
    5.4 仿真结果分析第61-71页
        5.4.1 多式联运中心规划结果分析第61-66页
        5.4.2 经营环境变化结果分析第66-69页
        5.4.3 仿真结果讨论第69-70页
        5.4.4 政策建议第70-71页
    5.5 本章小结第71-72页
结论第72-74页
参考文献第74-78页
附录A 仿真模型的输入输出第78-8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82-83页
致谢第83-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户籍制度改革研究
下一篇:产权抵押贷款下农户信用担保方式选择意愿研究--以宁夏同心县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