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2页 |
1.1 海洋环境和海洋材料 | 第10页 |
1.2 海洋环境下材料腐蚀磨损的交互作用 | 第10-12页 |
1.3 材料腐蚀磨损实验的几种影响因素 | 第12-14页 |
1.4 腐蚀磨损图 | 第14-17页 |
1.5 本文研究意义及内容 | 第17-19页 |
1.5.1 研究意义 | 第17-18页 |
1.5.2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参考文献 | 第19-22页 |
第二章 实验方法 | 第22-32页 |
2.1 实验材料的选择 | 第22页 |
2.2 人工海水的配制 | 第22-23页 |
2.3 腐蚀磨损实验装置 | 第23页 |
2.4 实验方法 | 第23-26页 |
2.4.1 自然条件下的摩擦磨损实验 | 第23-24页 |
2.4.2 开路电位实验(OCP) | 第24页 |
2.4.3 恒电位实验 | 第24-26页 |
2.4.4 动电位极化曲线实验 | 第26页 |
2.5 腐蚀磨损交互作用的计算 | 第26-27页 |
2.6 腐蚀磨损图 | 第27页 |
2.6.1 材料损失图(wastage map) | 第27页 |
2.6.2 材料机理图(mechanism map) | 第27页 |
2.6.3 交互作用图(synergistic map) | 第27页 |
2.7 K4169合金表面划痕的形貌和成分分析 | 第27-29页 |
参考文献: | 第29-32页 |
第三章 K4169合金在人工海水中的动电位极化曲线 | 第32-46页 |
3.1 室温下的动电位极化曲线 | 第32-36页 |
3.1.1 动电位极化曲线 | 第32-35页 |
3.1.2 腐蚀磨损性能的筛选 | 第35-36页 |
3.2 K4169合金在人工海水中的不同载荷下的动电位极化曲线 | 第36页 |
3.3 K4169合金在人工海水中的不同温度下的动电位极化曲线 | 第36-37页 |
3.4 静态动电位极化曲线中的过钝化区 | 第37-41页 |
3.4.1 腐蚀坑 | 第37-38页 |
3.4.2 静态动电位极化后液体的分析 | 第38-40页 |
3.4.3 过钝化表面的XPS分析 | 第40-41页 |
3.5 动电位极化下的合金表面与电化学 | 第41-42页 |
3.6 小结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第四章 载荷和电位对K4169合金在人工海水中腐蚀磨损性能的影响 | 第46-60页 |
4.1 K4169合金在人工海水中的腐蚀磨损量 | 第46-50页 |
4.1.1 材料总损失量T值 | 第46-47页 |
4.1.2 材料总损失量T,磨损量W_c和腐蚀量C_w图 | 第47-48页 |
4.1.3 材料协同因子T/ (T-S),腐蚀促进因子(C_0+△C_w)/C_0和磨损促进因子(W_0+△W_c)/W_0 | 第48-50页 |
4.2 材料的腐蚀磨损图 | 第50-52页 |
4.2.1 材料损失图(wastage map) | 第50-51页 |
4.2.2 材料腐蚀磨损机理图(mechanism map) | 第51页 |
4.2.3 腐蚀磨损交互作用图(synergistic effect map) | 第51-52页 |
4.3 材料表面的表征 | 第52-56页 |
4.4 小结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第五章 溶液温度和电位对K4169合金在人工海水中腐蚀磨损性能的影响 | 第60-76页 |
5.1 K4169合金在人工海水中的腐蚀磨损量 | 第60-64页 |
5.1.1 材料总损失量T | 第60-61页 |
5.1.2 材料总损失量T,磨损量W_c和腐蚀量C_w | 第61-63页 |
5.1.3 协同因子,腐蚀促进因子和磨损促进因子 | 第63-64页 |
5.2 材料的腐蚀磨损图 | 第64-67页 |
5.2.1 材料损失图(wastge map) | 第64-65页 |
5.2.2 材料机理图(machanism map) | 第65-66页 |
5.2.3 材料交互作用图(synergistic effect map) | 第66-67页 |
5.3 材料表面的表征 | 第67-71页 |
5.4 缝隙腐蚀 | 第71-73页 |
5.5 小结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6页 |
第六章 表面膜对镍基合金K4169在人工海水磨损性能的影响 | 第76-98页 |
6.1 开路电位实验(OCP) | 第76-80页 |
6.2 阴极恒电位(-1 V和-0.6 V)和开路电位实验的摩擦系数 | 第80-82页 |
6.3 不同温度对阴极保护实验K4169合金表面的摩擦和化学表面膜的影响 | 第82-94页 |
6.3.1 -1V恒电位实验的氢气泡以及Mg(OH)2膜 | 第82-85页 |
6.3.2 -1V恒电位实验K4169合金表面膜的XPS分析 | 第85-89页 |
6.3.3 -1V恒电位实验K4169合金表面膜的TOF-SIMS分析 | 第89-92页 |
6.3.4 氢气产生的机理 | 第92-93页 |
6.3.5 -0.6V恒电位的表面膜 | 第93-94页 |
6.4 纯磨损实验的电位的确定 | 第94页 |
6.5 小结 | 第94-95页 |
参考文献 | 第95-98页 |
结论 | 第98-10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00-101页 |
1. 发表学术论文 | 第100页 |
2. 科研获奖 | 第100-101页 |
致谢 | 第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