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12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0页 |
1.1.2 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1.1.3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第2章 非政府组织的特征及其发展 | 第17-26页 |
2.1 非政府组织的涵义 | 第17-18页 |
2.2 非政府组织的特征 | 第18-20页 |
2.2.1 正式性 | 第18-19页 |
2.2.2 非营利性 | 第19页 |
2.2.3 非政府性 | 第19页 |
2.2.4 自治性 | 第19-20页 |
2.2.5 志愿性 | 第20页 |
2.2.6 公益性 | 第20页 |
2.3 非政府组织的类型 | 第20-21页 |
2.3.1 法定非政府组织 | 第20-21页 |
2.3.2 草根非政府组织 | 第21页 |
2.3.3 准非政府组织 | 第21页 |
2.4 非政府组织的形成及发展 | 第21-25页 |
2.4.1 非政府组织形成的现实背景 | 第22-24页 |
2.4.2 非政府组织产生的理论背景 | 第24-25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3章 非政府组织与维护我国社会政治稳定的关系 | 第26-33页 |
3.1 社会政治稳定的理论阐释 | 第26-27页 |
3.2 非政府组织参与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的必要性 | 第27-31页 |
3.2.1 关注弱势群体,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 第27-28页 |
3.2.2 扩大公民政治参与,促进民主政治发展 | 第28-29页 |
3.2.3 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提升政府合法性 | 第29-30页 |
3.2.4 有效配置资源,平衡经济和社会发展 | 第30-31页 |
3.3 非政府组织在维护社会政治稳定中的优势 | 第31-32页 |
3.3.1 形式灵活多样 | 第31页 |
3.3.2 专业性较强 | 第31-32页 |
3.3.3 社会成本低 | 第3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4章 社会政治稳定视角下非政府组织存在问题和原因 | 第33-40页 |
4.1 我国非政府组织在维护社会政治稳定中存在的问题 | 第33-36页 |
4.1.1 双重登记体制,滋生非法组织 | 第33-34页 |
4.1.2 腐败丛生,引发信任危机 | 第34页 |
4.1.3 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犯罪现象不可避免 | 第34-35页 |
4.1.4 被境外势力利用,进行反华活动 | 第35-36页 |
4.1.5 宣扬“反时政”思想,与政府对立 | 第36页 |
4.2 非政府组织在维护社会政治稳定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6-38页 |
4.2.1 内部原因 | 第36-37页 |
4.2.2 外部原因 | 第37-38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第5章 加强非政府组织建设,维护社会政治稳定 | 第40-47页 |
5.1 改善非政府组织的外部环境 | 第40-43页 |
5.1.1 理顺与政府关系,明确责任分工 | 第40-41页 |
5.1.2 强化政府部门的资金支持,减少境外势力干涉 | 第41-42页 |
5.1.3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规范非政府组织行为 | 第42页 |
5.1.4 完善对非政府组织的监管机制 | 第42-43页 |
5.2 加强非政府组织的内部建设 | 第43-46页 |
5.2.1 完善非政府组织自身结构 | 第43-44页 |
5.2.2 强化自身经费管理工作 | 第44页 |
5.2.3 强化非政府组织的队伍建设 | 第44-45页 |
5.2.4 完善非政府组织的文化建设 | 第45页 |
5.2.5 健全非政府组织的自律能力建设 | 第45-46页 |
5.2.6 加强非政府组织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 第46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结论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