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城市与市政经济论文--世界各国城市市政经济概况论文--中国论文--城市经济管理论文

低收入群体住房保障中的政府责任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9页
绪论第15-50页
第一章 低收入群体住房保障政府责任的理论基础第50-97页
    第一节 低收入群体住房保障研究的理论依据第50-74页
        一、低收入群体住房保障的界定第50-54页
        二、社会主义本质及实现“中国梦”的住房保障要求第54-57页
        三、马克思恩格斯经典学说的理论要点简析第57-64页
        四、西方其他学者关于低收入群体住房保障理论的探索第64-74页
    第二节 低收入群体保障性住房改革中政府承担责任的依据第74-97页
        一、责任政府的内涵与我国政府的性质第74-83页
        二、政府承担责任的现实依据第83-86页
        三、政府承担责任的理论依据第86-93页
        四、政府承担责任的法律依据第93-97页
第二章 低收入群体住房保障政府责任的内容及总体目标第97-118页
    第一节 低收入群体住房保障政府责任的内容第97-101页
        一、基础性责任:满足低收入群体的基本住房需求第97-98页
        二、中层次责任:保障低收入群体公平的居住权第98-101页
        三、高层次责任:改善和提高低收入群体居住水平第101页
    第二节 低收入群体住房保障中政府责任的实践形式第101-111页
        一、廉租房的保障责任第102-104页
        二、公共租赁住房的保障责任第104页
        三、经济适用房的保障责任第104-106页
        四、两限房的保障责任第106-107页
        五、棚改房的保障责任第107-108页
        六、共有产权房的保障责任第108-111页
    第三节 低收入群体住房保障政府责任的总体目标第111-118页
        一、低收入群体住房保障政府责任与城市化进程相协调第111-113页
        二、低收入群体住房保障政府责任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第113-115页
        三、低收入群体住房保障政府责任与可持续化发展相协调第115-118页
第三章 我国低收入群体住房保障改革中政府责任的实践第118-145页
    第一节 低收入群体住房保障改革发展的历史沿革第120-128页
        一、改革开放以前——福利分房阶段第121-122页
        二、1978-1998年——福利分房与商品化并举第122-123页
        三、1998-2006年——单一的市场化阶段第123-125页
        四、2006年-2014年——住房保障深化改革阶段第125-128页
    第二节 低收入群体住房保障改革中政府履责的成功经验第128-145页
        一、住房保障改革政府责任总体评价第129-132页
        二、住房保障改革政府责任的成效第132-137页
        三、住房保障改革中制度完善的成果体现第137-140页
        四、由深圳等地经验看我国政府住房保障责任的发展方向第140-145页
第四章 当前我国低收入群体住房保障中政府责任的反思第145-181页
    第一节 我国低收入群体住房保障政府责任缺失的表现第145-162页
        一、住房保障立法滞后第146-148页
        二、供给财政投入不足第148-149页
        三、住房保障机制不全第149-152页
        四、住房保障政策失范第152-154页
        五、供给总体水平偏低第154-157页
        六、公积金使用效率低第157-158页
        七、住房保障覆盖面窄第158-161页
        八、行政执行监督不力第161-162页
    第二节 低收入群体住房保障政府责任缺失的主要原因第162-181页
        一、组织因素第163-166页
        二、规划因素第166-167页
        三、资源供给因素第167-173页
        四、分配因素第173页
        五、利益冲突因素第173-176页
        六、监督因素第176-177页
        七、责任实现机制因素第177-181页
第五章 国外低收入群体住房保障政府责任的实现形式第181-205页
    第一节 国外典型国家政府责任的实现形式第181-198页
        一、英国政府住房保障责任的实现形式第181-186页
        二、美国政府住房保障责任的实现形式第186-189页
        三、德国政府住房保障责任的实现形式第189-193页
        四、日本政府住房保障责任的实现形式第193-194页
        五、新加坡政府住房保障责任的实现形式第194-198页
    第二节 国外典型国家政府责任承担及履行之共性第198-201页
        一、发展历程相似第198-199页
        二、住房政策惠及社会大众第199页
        三、多方式结合解决低收入群体之住房问题第199页
        四、提倡住房分配政策上的公平第199-200页
        五、完善住房法律体系配套政策第200-201页
    第三节 对我国政府承担低收入群体住房保障责任之启示第201-205页
        一、具体化政府在低收入群体住房保障中的角色及责任第201页
        二、规范并完善低收入群体住房保障制度和法律体系第201-202页
        三、明确规定保障之目标范围,实现真正、公平的保障第202-203页
        四、科学合理地界定住房保障之标准第203页
        五、拓宽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来源渠道第203-205页
第六章 我国低收入群体住房保障中政府责任体系的完善第205-247页
    第一节 优化决策体系,完善政府组织责任第205-217页
        一、坚持政府住房保障责任主体地位第205-206页
        二、各级政府承担责任的重心及内容第206-209页
        三、明确政策执行主体的职责权限第209-210页
        四、科学设计住房保障制度建设、管理模式第210-212页
        五、合理确定住房保障的广度和深度第212-213页
        六、加强保障房建设管理环节的监管第213-214页
        七、加强对于住房租赁领域的支持和拓展第214-217页
    第二节 科学合理规划,满足住房保障资源需求第217-223页
        一、解决保障房建设土地瓶颈,确保资源有效供给第218-220页
        二、合法规范执行,维护保障房用地供应机制第220-221页
        三、产业化发展,充分合理利用有限土地第221-222页
        四、利用农村土地流转为保障房建设提供必需资源第222-223页
    第三节 拓宽融资渠道,满足住房保障资金需求第223-236页
        一、突出政府财政投资的核心作用第224-225页
        二、合理利用住房公积金及其他相关政策性金融产品第225-230页
        三、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的投入,创新参与方式第230-231页
        四、以国家开发银行为核心,创新政策性支持手段第231-233页
        五、鼓励综合性商业投融资模式的参与第233-235页
        六、探索实践保障房产品的资产证券化模式第235-236页
    第四节 严格准入机制,健全退出机制,完善政府分配责任第236-241页
        一、采取立法、政府干预手段建设保障房准入和退出机制第237-239页
        二、推行考核制度,制定符合实际的准入和退出条件第239-241页
        三、设计准入和退出程序和标准,界定保障对象第241页
    第五节 加强责任监督,实现政府责任承担第241-243页
        一、加强内部及外部监督管理第242-243页
        二、建立良性互动的社会监督机制第243页
    第六节 推进保障房产业化的实践,创新政府责任承担途径第243-247页
        一、保障性住房产业化政府责任层面的困境第244页
        二、政府应支持和引导,实践并推广保障房产业化第244-247页
结论第247-251页
参考文献第251-254页
附录第254-255页
致谢第255页

论文共2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组织特征不同F/B组织X70管线钢断裂韧度研究
下一篇:责任伦理视域下未成年人犯罪预防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