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科学基础理论论文--环境地学论文--环境水文学论文

乌梁素海沉积物中硅、铁、碳的释放特征

摘要第4-6页
ABSRACT第6-8页
注解说明第11-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19页
    1.1 湖泊硅的研究进展第12-15页
        1.1.1 硅的转化与循环第12-14页
        1.1.2 硅的研究进展第14-15页
    1.2 湖泊铁的研究进展第15-18页
        1.2.1 铁的转化与循环第15-16页
        1.2.2 铁的研究进展第16-18页
    1.3 选题依据及意义第18-19页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方法第19-25页
    2.1 研究区概况第19-20页
    2.2 研究方法第20-25页
        2.2.1 样品采集与保存第20-21页
        2.2.2 实验方法第21-23页
        2.2.3 样品分析第23-24页
        2.2.4 主要实验仪器第24页
        2.2.5 数据处理第24-25页
第三章 硅释放及影响因素研究第25-33页
    3.1 环境因素对硅释放的影响第25-29页
        3.1.1 pH对硅释放的影响第25-27页
        3.1.2 微生物对硅释放的影响第27-28页
        3.1.3 低分子量有机酸对硅释放的影响第28-29页
    3.2 水-沉积物界面Si的交换通量第29-32页
        3.2.1 水-沉积物界面Si的释放速率第29-31页
        3.2.2 水-沉积物界面Si的交换通量第31-32页
    3.3 小结第32-33页
第四章 铁释放及影响因素研究第33-54页
    4.1 环境因素对铁释放的影响第33-40页
        4.1.1 微生物对铁释放的影响第33-36页
        4.1.2 pH对铁释放的影响第36-38页
        4.1.3 低分子量有机酸对铁释放的影响第38-40页
    4.2 水-沉积物界面铁的交换通量第40-44页
        4.2.1 水-沉积物界面铁的释放速率第40-43页
        4.2.2 水-沉积物界面铁的交换通量第43-44页
    4.3 释放实验RDA分析第44-52页
    4.4 小结第52-54页
第五章 DIC和DOC交换通量及耦合关系第54-64页
    5.1 DIC和DOC的含量与释放速率第55-57页
    5.2 DIC和DOC的耦合关系第57-60页
    5.3 DIC和DOC在水-沉积物界面的过程与机理分析第60-62页
    5.4 水-沉积物界面DIC和DOC的交换通量第62-63页
    5.5 小结第63-64页
第六章 主要结论第64-66页
参考文献第66-77页
致谢第77-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鼠李糖乳杆菌通过调整肠道正常菌群缓解慢性酒精性肝损伤的研究
下一篇:北京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pekinense)天冬氨酸激酶S381、E382定点突变对酶活性的影响及酶学性质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