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 英文摘要 | 第4-5页 |
| 1 绪论 | 第9-19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 1.2.1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 1.2.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 1.3 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 1.3.1 城市可持续性评价研究 | 第11-14页 |
| 1.3.2 能值生态足迹相关研究 | 第14-15页 |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 1.4.1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 1.4.2 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 1.5 本章小结 | 第17-19页 |
| 2 理论基础 | 第19-27页 |
| 2.1 城市可持续性理论 | 第19-20页 |
| 2.1.1 城市可持续性定义 | 第19页 |
| 2.1.2 城市可持续性内涵 | 第19-20页 |
| 2.2 生态足迹理论 | 第20-23页 |
| 2.2.1 生态足迹分析的基本概念 | 第20-22页 |
| 2.2.2 生态足迹计算模型 | 第22-23页 |
| 2.3 能值分析理论 | 第23-24页 |
| 2.3.1 能值分析的基本概念 | 第23-24页 |
| 2.3.2 能值分析的基本原理 | 第24页 |
| 2.3.3 能值分析的基本步骤 | 第24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24-27页 |
| 3 基于能值生态足迹的城市可持续性分析评价模型 | 第27-35页 |
| 3.1 传统能值生态足迹模型介绍 | 第27-28页 |
| 3.1.1 基本原理 | 第27页 |
| 3.1.2 计算方法 | 第27-28页 |
| 3.2 基于能值生态足迹的城市可持续性分析评价模型构建 | 第28-34页 |
| 3.2.1 能值生态承载力模型 | 第30-31页 |
| 3.2.2 能值生态足迹模型 | 第31-33页 |
| 3.2.3 能值生态赤字/盈余模型 | 第33页 |
| 3.2.4 生态压力模型 | 第33页 |
| 3.2.5 生态足迹多样性模型 | 第33-34页 |
| 3.2.6 万元GDP生态足迹模型 | 第34页 |
| 3.2.7 生态经济系统发展能力模型 | 第34页 |
| 3.3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 4 实证研究—以重庆市为例 | 第35-55页 |
| 4.1 区域概况 | 第35-38页 |
| 4.1.1 地理环境 | 第35页 |
| 4.1.2 自然资源 | 第35-36页 |
| 4.1.3 社会经济 | 第36-37页 |
| 4.1.4 生态环境 | 第37-38页 |
| 4.2 数据来源及处理 | 第38-39页 |
| 4.2.1 数据来源 | 第38页 |
| 4.2.2 数据处理 | 第38-39页 |
| 4.3 重庆市可持续性计算 | 第39-54页 |
| 4.3.1 能值生态承载力 | 第39-45页 |
| 4.3.2 能值生态足迹 | 第45-51页 |
| 4.3.3 能值生态赤字/盈余 | 第51-52页 |
| 4.3.4 生态压力 | 第52页 |
| 4.3.5 生态足迹多样性 | 第52-53页 |
| 4.3.6 万元GDP生态足迹 | 第53页 |
| 4.3.7 生态经济系统发展能力 | 第53-54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 5 重庆市可持续性分析与对策建议 | 第55-71页 |
| 5.1 重庆市可持续性分析 | 第55-68页 |
| 5.1.1 能值生态承载力 | 第55-57页 |
| 5.1.2 能值生态足迹 | 第57-63页 |
| 5.1.3 能值生态赤字/盈余 | 第63-64页 |
| 5.1.4 生态压力 | 第64-65页 |
| 5.1.5 生态足迹多样性 | 第65-66页 |
| 5.1.6 万元GDP生态足迹 | 第66-67页 |
| 5.1.7 生态经济系统发展能力 | 第67-68页 |
| 5.2 重庆市可持续发展对策建议 | 第68-69页 |
| 5.3 本章小结 | 第69-71页 |
| 6 结论与展望 | 第71-73页 |
| 6.1 主要结论 | 第71-72页 |
| 6.2 不足与展望 | 第72页 |
| 6.2.1 研究不足 | 第72页 |
| 6.2.2 研究展望 | 第72页 |
| 6.3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 致谢 | 第73-75页 |
| 参考文献 | 第75-79页 |
| 附录 | 第79-89页 |
| A. 计算公式 | 第79-80页 |
| B. 附表 | 第80-89页 |
| C.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