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一、案例及问题的提出 | 第11-14页 |
(一) 案例及处理 | 第11-12页 |
(二) 对该案判决的评析 | 第12-14页 |
二、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存在的问题 | 第14-19页 |
(一) 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客体的片面性 | 第14-15页 |
(二) 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主观方面的限制性 | 第15页 |
(三) 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刑事责任的缺陷 | 第15-19页 |
1. 自由刑过轻 | 第16-17页 |
2. 罚金刑失效 | 第17-18页 |
3. 刑罚措施单一 | 第18-19页 |
三、污染环境犯罪立法价值取向的反思及应有选择 | 第19-25页 |
(一) 传统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取向及客体缺陷 | 第19-21页 |
(二) 生态中心主义价值取向及客体缺陷 | 第21-23页 |
(三) 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取向及客体提倡 | 第23-25页 |
四、在现代人类中心主义视野下环境犯罪立法完善 | 第25-34页 |
(一) 取消结果犯罪、设立危险犯罪 | 第25-28页 |
(二) 增设故意型犯罪 | 第28-31页 |
1. 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的主观方面分析 | 第28-30页 |
2. 建立故意和过失两款污染环境犯罪 | 第30-31页 |
(三) 强化刑罚处罚和丰富刑罚措施 | 第31-34页 |
1. 提高污染环境罪的法定刑 | 第31-32页 |
2. 扩大罚金刑适用 | 第32-33页 |
3. 制定合理的非刑罚措施 | 第33-34页 |
五、完善后的污染环境犯罪的认定 | 第34-38页 |
(一) 完善后的污染环境犯罪的构成要件 | 第34页 |
(二) 完善后的环境污染犯罪与投放危险物质罪的辨别 | 第34-38页 |
1. 两罪在主体的区别 | 第35页 |
2. 两罪在客体上的区别 | 第35-36页 |
3. 两罪在主观方面的区别 | 第36页 |
4. 两罪在客观方面的区别 | 第36-37页 |
5. 两罪竞合的处理 | 第37-38页 |
结语 | 第38-39页 |
致谢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