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2.1 国外研究 | 第13-14页 |
1.2.2 国内研究 | 第14-16页 |
1.3 研究内容、重点、难点及创新点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3.2 研究重点 | 第17页 |
1.3.3 研究难点 | 第17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4.1 文献研究法 | 第17页 |
1.4.2 调查研究法 | 第17页 |
1.4.3 对比分析法 | 第17-18页 |
2 外贸理论和典型国家贸易政策 | 第18-21页 |
2.1 外贸理论与外贸政策 | 第18-20页 |
2.1.1 成本优势理论 | 第18页 |
2.1.2 资源禀赋理论 | 第18页 |
2.1.3 产业集聚理论 | 第18-19页 |
2.1.4 内外贸一体化理论 | 第19-20页 |
2.2 典型国家(地区)外贸发展与贸易政策 | 第20-21页 |
2.2.1 美国的对外经贸政策 | 第20页 |
2.2.2 东亚、拉美发展模式 | 第20-21页 |
3 余姚外贸发展及政策现状 | 第21-29页 |
3.1 余姚外贸发展现状 | 第21-25页 |
3.1.1 余姚外贸发展历程 | 第21-22页 |
3.1.2 余姚外贸发展地位 | 第22-23页 |
3.1.3 余姚外贸发展瓶颈 | 第23-25页 |
3.2 余姚外贸政策扶持情况 | 第25-27页 |
3.2.1 外贸政策基本情况 | 第25-26页 |
3.2.2 重点政策资金拨付情况(近5年情况) | 第26-27页 |
3.3 外贸政策取得的成效 | 第27-29页 |
3.3.1 进出口规模不断扩大 | 第27页 |
3.3.2 外贸队伍不断发展壮大 | 第27-28页 |
3.3.3 出口产品技术含量不断提升 | 第28页 |
3.3.4 出口市场不断拓展 | 第28-29页 |
4 余姚外贸政策存在的问题 | 第29-32页 |
4.1 从政策方向上看 | 第29页 |
4.1.1 重出口总量, 轻结构优化 | 第29页 |
4.1.2 重出口队伍建设,轻出口基地建设 | 第29页 |
4.1.3 重出口,轻进口 | 第29页 |
4.2 从内容层面看 | 第29-30页 |
4.2.1 政策内容过于保守 | 第29-30页 |
4.2.2 政策结构总体不够优化 | 第30页 |
4.2.3 内外贸政策联动不足 | 第30页 |
4.3 从制度层面看 | 第30-31页 |
4.3.1 政策主体参与度较低 | 第30-31页 |
4.3.2 政策执行监督机制不完善 | 第31页 |
4.4 从操作层面看 | 第31-32页 |
4.4.1 政策资金兑现速度有待加快 | 第31页 |
4.4.2 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有待提高 | 第31-32页 |
5 一体化背景下余姚外贸政策优化路径设计 | 第32-36页 |
5.1 明确外贸发展方向 | 第32-33页 |
5.1.1 以优化外贸结构为核心,抓发展方式转变 | 第32页 |
5.1.2 以加快出口基地培育为重点,促产业发展集群 | 第32-33页 |
5.1.3 以促进技术进口为途径,加快外贸转型升级 | 第33页 |
5.2 修正政策内容 | 第33-34页 |
5.2.1 保留境外参展等政策内容 | 第33-34页 |
5.2.2 删除出口增量奖励 | 第34页 |
5.2.3 增加服务贸易等补助 | 第34页 |
5.3 完善政策机制 | 第34-35页 |
5.3.1 完善政策参与机制,增强政策有效性 | 第34-35页 |
5.3.2 强化监督监管,保障资金安全效益 | 第35页 |
5.4 优化政策操作程序 | 第35-36页 |
5.4.1 加快政策资金兑现速度 | 第35页 |
5.4.2 简化企业申报程序 | 第35-36页 |
5.4.3 提高政策的稳定性和延续性 | 第36页 |
6 结语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1页 |
致谢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