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虚拟化资源管理架构与映射算法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目录 | 第9-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8页 |
·研究背景 | 第12-20页 |
·网络虚拟化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9页 |
·网络虚拟化国内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本论文的来源和研究意义 | 第20-23页 |
·课题研究来源 | 第20-21页 |
·论文研究动机及意义 | 第21-23页 |
·本文的主要贡献 | 第23-24页 |
·本文的结构安排 | 第24-25页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25-28页 |
第二章 网络虚拟化技术 | 第28-51页 |
·引言 | 第28页 |
·网络虚拟化概述 | 第28-32页 |
·网络虚拟化环境 | 第28-30页 |
·网络虚拟化的技术特征 | 第30-32页 |
·网络虚拟化资源管理架构问题与研究现状 | 第32-37页 |
·问题描述 | 第32-35页 |
·研究现状 | 第35-37页 |
·虚网映射问题与研究现状 | 第37-47页 |
·问题描述 | 第37-42页 |
·研究现状 | 第42-47页 |
·多商品流基本理论 | 第47-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页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第三章 一种分层分域的网络虚拟化资源管理架构 | 第51-68页 |
·引言 | 第51页 |
·已有虚网资源管理架构 | 第51-56页 |
·集中式资源管理机制 | 第51-53页 |
·分布式资源管理机制 | 第53-56页 |
·分层分域的虚拟资源管理架构 | 第56-65页 |
·总体框架 | 第56-58页 |
·模块组成 | 第58-59页 |
·工作流程 | 第59-62页 |
·虚网划分 | 第59-60页 |
·虚网分配 | 第60-62页 |
·对故障处理和移动性能力的支持 | 第62-65页 |
·故障处理能力 | 第62-63页 |
·移动性支持能力 | 第63-65页 |
·架构特点分析 | 第65-66页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67-68页 |
第四章 基于节点压力的虚网映射算法研究 | 第68-93页 |
·引言 | 第68页 |
·虚网节点映射算法研究现状 | 第68-70页 |
·最小节点压力优先的虚网映射算法 | 第70-84页 |
·算法介绍 | 第71-76页 |
·算法原理 | 第73-75页 |
·算法总体流程 | 第75-76页 |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76-84页 |
·虚网映射算法衡量指标 | 第76-77页 |
·仿真环境与结果 | 第77-84页 |
·最大节点压力优先的虚网映射算法 | 第84-90页 |
·算法介绍 | 第84-87页 |
·算法原理 | 第84-85页 |
·算法总体流程 | 第85-87页 |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87-90页 |
·虚网映射算法衡量指标 | 第87页 |
·仿真环境与结果 | 第87-90页 |
·本章小结 | 第90页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90-93页 |
第五章 基于链路压力的虚网映射算法研究 | 第93-111页 |
·引言 | 第93页 |
·虚网链路映射算法研究现状 | 第93-94页 |
·基于链路压力的自适应虚网映射算法 | 第94-109页 |
·算法介绍 | 第94-99页 |
·算法原理 | 第94-98页 |
·算法总体流程 | 第98-99页 |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99-103页 |
·虚网映射算法评判标准 | 第99-100页 |
·仿真环境及结果 | 第100-103页 |
·联合算法仿真与分析 | 第103-109页 |
·联合映射算法评判标准 | 第103页 |
·仿真环境及结果 | 第103-109页 |
·本童小结 | 第109页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109-111页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111-114页 |
·工作总结 | 第111-112页 |
·未来研究的设想 | 第112-114页 |
缩略语索引 | 第114-116页 |
致谢 | 第116-118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相关专利及论文 | 第118-11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