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7页 |
1.1 研究缘起与论题界定 | 第8-9页 |
1.2 研究方法 | 第9-15页 |
1.3 研究的预期成果 | 第15-17页 |
第二章 正念的多维度性——从正念内涵研究发展历程的视角 | 第17-28页 |
2.1 “去神秘化”——正念的日常化表述 | 第18-19页 |
2.2 “去语境化” | 第19-23页 |
2.3 “整合语境化”—— 正念的完整化表述 | 第23-26页 |
2.4 正念的多维度性 | 第26-28页 |
第三章 正念各维度的争议性问题 | 第28-41页 |
3.1 正念的“注意&觉知”是什么——“注意聚焦”与“开放监控”的关系 | 第28-31页 |
3.2 正念的“态度”是什么——态度和注意的关系 | 第31-33页 |
3.3 正念的“动机”是什么——Intention的具体内涵 | 第33-36页 |
3.4 正念中的“规范”是什么——“正念”与“‘正’念” | 第36-38页 |
3.5 正念的多层次性 | 第38-41页 |
第四章 正念的多维多层次模型 | 第41-54页 |
4.1 正念的多维多层次模型 | 第41-44页 |
4.2 正念多维多层次模型的意义 | 第44-50页 |
4.3 研究的局限与未来展望 | 第50-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6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