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工人运动与组织论文--中国工人运动与组织论文--工会工作论文

上海市工资集体合同质量研究

论文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34页
    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第13-14页
        (一) 研究的背景第13-14页
        (二) 研究的意义第14页
    二、概念界定第14-17页
        (一) 集体协商与集体谈判第14-15页
        (二) 集体合同与工资集体合同第15-16页
        (三) 质量与工资集体合同质量第16-17页
    三、研究综述第17-28页
        (一) 国外研究综述第17-22页
        (二) 国内研究综述第22-27页
        (三) 国内外研究评析第27-28页
    四、研究的理论基础第28-30页
        (一) 约瑟夫·朱兰(Joseph M.Juran)的质量理论第28页
        (二) 梅伯瑞(Mabry·B·D)的集体谈判理论第28-30页
    五、研究目标、方法、内容和框架第30-33页
        (一) 研究目标第30页
        (二) 研究方法第30-31页
        (三) 研究内容第31页
        (四) 研究框架第31-33页
    六、研究的创新之处第33-34页
第二章 上海市工资集体合同制度的发展及其类型第34-40页
    一、上海市工资集体合同制度发展历程第34-36页
        (一) 上海市工资集体合同制度的起始建立阶段第34-35页
        (二) 上海市工资集体合同制度的全面建立阶段第35页
        (三) 上海市工资集体合同制度的改革发展阶段第35-36页
    二、上海市工资集体合同制度的类型第36-38页
        (一) 企业工资集体合同第36-37页
        (二) 区域性工资集体合同第37-38页
        (三) 行业性工资集体合同第38页
    三、本章小结第38-40页
第三章 上海市工资集体合同质量评估方案设计及实施第40-92页
    一、上海市工资集体合同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建构第40-44页
    二、上海市工资集体合同质量评估指标权重赋值方法及结果第44-60页
        (一) 层次分析法的概念及其应用第44-47页
        (二) 上海市工资集体合同质量评估指标权重计算第47-60页
    三、上海市工资集体合同质量分析模型第60-62页
    四、上海市工资集体合同质量测评标准构建第62-85页
        (一) 协商主体的合法性赋值依据及标准第62-65页
        (二) 工资集体合同订立程序规范性的赋值依据及标准第65-71页
        (三) 工资集体合同订立内容实效性的赋值依据及标准第71-78页
        (四) 上海市工资集体合同质量测评表第78-85页
    五、抽样方案设计第85-90页
        (一) 样本设计的原则第85-86页
        (二) 抽样程序第86-87页
        (三) 具体抽样过程第87-90页
    六、本章小结第90-92页
第四章 上海市工资集体合同质量分析第92-120页
    一、上海市企业工资集体合同质量分析第92-94页
    二、上海市区域性工资集体合同质量分析第94-97页
    三、上海市行业性工资集体合同质量分析第97-99页
    四、上海市工资集体合同质量综合分析第99-103页
        (一) 上海市工资集体合同平均质量指数分析第99-101页
        (二) 上海市工资集体合同质量内部差异性分析第101-103页
    五、上海市工资集体合同质量成效分析第103-106页
        (一) 部分区(县)工资集体合同制度发展良好第104页
        (二) 企业工资集体合同质量略高第104-105页
        (三) 合同订立主体的合法性质量较高第105-106页
    六、上海市工资集体合同质量问题及成因分析第106-118页
        (一) 上海市工资集体合同质量存在的问题第106-115页
        (二) 上海市工资集体合同质量问题成因分析第115-118页
    七、本章小结第118-120页
第五章 改善上海市工资集体合同质量的对策建议第120-124页
    一、加强工资集体合同专项立法第120-121页
    二、健全工资集体合同制度的安排第121-122页
        (一) 协调三种类型工资集体合同平衡发展第121页
        (二) 健全工资集体合同质量监督机制第121-122页
    三、强化工资集体合同质量监督制度的实施第122-123页
    四、本章小结第123-124页
第六章 研究的结论与展望第124-127页
    一、研究的基本结论第124-125页
    二、研究的不足之处第125页
    三、研究的未来展望第125-127页
参考文献第127-133页
附录第133-139页
后记第139-140页
在硕士研究生学习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第140页

论文共14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云环境下隐藏策略的属性基加密方案的研究与实现
下一篇:云环境下基于属性基的EHR访问控制关键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