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页 |
| 绪论 | 第7-19页 |
| 0.1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 0.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8-9页 |
| 0.3 研究方法与内容 | 第9-10页 |
| 0.4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10-14页 |
| 0.5 文献综述 | 第14-19页 |
| 第一章 我国医疗纠纷解决机制的运行现状分析 | 第19-25页 |
| 1.1 我国目前主要的医疗纠纷解决机制 | 第19-20页 |
| 1.2 我国医疗纠纷解决机制运行的主要问题 | 第20-22页 |
| 1.3 我国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的兴起 | 第22-25页 |
| 第二章 我国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的模式探索 | 第25-39页 |
| 2.1 我国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的主要模式 | 第25-27页 |
| 2.2 我国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样本分析:烟台模式 | 第27-35页 |
| 2.3 我国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的再评价 | 第35-39页 |
| 第三章 医疗纠纷第三方解决机制的国际经验 | 第39-43页 |
| 3.1 美国模式 | 第39-40页 |
| 3.2 日本模式 | 第40页 |
| 3.3 德国模式 | 第40-41页 |
| 3.4 英国模式 | 第41-42页 |
| 3.5 新加坡模式 | 第42-43页 |
| 第四章 完善我国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的建议 | 第43-47页 |
| 4.1 充分发挥政府的财政支援和制度保障作用 | 第43页 |
| 4.2 依法完善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的运行制度 | 第43-44页 |
| 4.3 加强与其他纠纷解决方式的深度制度衔接 | 第44页 |
| 4.4 积极培养医疗纠纷调解专业人才 | 第44-45页 |
| 4.5 建立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资金支持制度 | 第45页 |
| 4.6 通过医疗纠纷代理人,引导医患双方依法维权 | 第45-46页 |
| 4.7 建立医疗纠纷专家库及履职信誉记录 | 第46页 |
| 4.8 设立医疗纠纷心理疏导室 | 第46-47页 |
| 结语 | 第47-49页 |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 附录 | 第52-53页 |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3-54页 |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