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微波滤波器及天线的研究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20页 |
1.1 研究背景意义 | 第10-11页 |
1.2 研究历史和现状 | 第11-18页 |
1.2.1 滤波器的研究历史和现状 | 第11-14页 |
1.2.2 微带天线的研究历史和现状 | 第14-18页 |
1.3 本论文的内容安排及主要工作 | 第18-20页 |
1.3.1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安排 | 第18页 |
1.3.2 作者的主要工作 | 第18-20页 |
2 理论基础 | 第20-40页 |
2.1 引言 | 第20页 |
2.2 传输线等效电路 | 第20-27页 |
2.2.1 传输线方程 | 第20-21页 |
2.2.2 传输线的不连续性 | 第21-23页 |
2.2.3 谐振元件的等效电路 | 第23-26页 |
2.2.4 并联枝节等效电路 | 第26-27页 |
2.3 微波滤波器基本理论 | 第27-34页 |
2.3.1 滤波器设计的基本概念 | 第27-29页 |
2.3.2 低通原型滤波器 | 第29-31页 |
2.3.3 频率变换 | 第31-32页 |
2.3.4 阻抗变换器和导纳变换器 | 第32-34页 |
2.4 微带天线基本理论 | 第34-39页 |
2.4.1 微带天线的辐射机理 | 第34-35页 |
2.4.2 微带天线的分析方法 | 第35-39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3 双模双频滤波器的理论分析与设计 | 第40-60页 |
3.1 引言 | 第40-41页 |
3.2 简并双模滤波器的理论分析 | 第41-48页 |
3.3 通带独立可控的双模双频带滤波器设计 | 第48-54页 |
3.3.1 滤波器结构设计 | 第48页 |
3.3.2 滤波器特性分析 | 第48-52页 |
3.3.3 滤波器的仿真和实物测试 | 第52-54页 |
3.4 基于新型微扰结构的环形双模双频滤波器设计 | 第54-57页 |
3.4.1 滤波器结构设计 | 第54页 |
3.4.2 滤波器特性分析 | 第54-56页 |
3.4.3 滤波器的仿真和实物测试 | 第56-5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7-60页 |
4 超宽带滤波器的理论分析与设计 | 第60-82页 |
4.1 引言 | 第60-61页 |
4.2 阶梯阻抗谐振器的理论分析 | 第61-65页 |
4.2.1 阶梯阻抗谐振器的基本特性 | 第61-62页 |
4.2.2 阶梯阻抗谐振器的谐振条件 | 第62-64页 |
4.2.3 阶梯阻抗谐振器电长度的分析 | 第64-65页 |
4.3 奇偶模分析方法 | 第65-67页 |
4.4 基于方环结构的小型化超宽带滤波器设计 | 第67-73页 |
4.4.1 滤波器结构设计 | 第67页 |
4.4.2 滤波器特性分析 | 第67-71页 |
4.4.3 滤波器的仿真和实物测试 | 第71-73页 |
4.5 一种新型的三陷波超宽带滤波器设计 | 第73-80页 |
4.5.1 滤波器结构设计 | 第73-74页 |
4.5.2 滤波器特性分析 | 第74-78页 |
4.5.3 滤波器的仿真和实物测试 | 第78-80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80-82页 |
5 多频段人工结构加载天线的理论分析与设计 | 第82-94页 |
5.1 引言 | 第82-83页 |
5.2 人工结构材料的理论分析 | 第83-86页 |
5.2.1 人工结构材料的研究背景 | 第83-84页 |
5.2.2 人工结构材料的研究方法 | 第84-85页 |
5.2.3 人工结构材料在天线工程中的应用 | 第85-86页 |
5.3 基于人工结构加载的三频段单极子天线设计 | 第86-92页 |
5.3.1 天线结构设计与特性分析 | 第86-90页 |
5.3.2 天线的仿真和实物测试 | 第90-92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92-94页 |
6 结束语 | 第94-96页 |
6.1 小结 | 第94-95页 |
6.2 展望 | 第95-96页 |
致谢 | 第96-98页 |
参考文献 | 第98-107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主要科研项目 | 第107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107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申请专利情况 | 第10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