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论文创新点摘要 | 第10-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40页 |
1.1 G蛋白偶联受体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5-22页 |
1.1.1 G蛋白偶联受体的结构特征、功能及研究意义 | 第15-17页 |
1.1.2 GPCR分类 | 第17-18页 |
1.1.3 GPCR的配体结合域 | 第18页 |
1.1.4 GPCR活化模式 | 第18-19页 |
1.1.5 GPCR三维空间结构 | 第19-20页 |
1.1.6 GPCR重组入脂质体 | 第20-22页 |
1.2 趋化因子受体研究现状 | 第22-27页 |
1.2.1 趋化因子结构与分类 | 第22-23页 |
1.2.2 趋化因子受体 | 第23-25页 |
1.2.3 趋化因子受体和配体的相互作用模式 | 第25页 |
1.2.4 趋化因子对免疫细胞的趋化作用 | 第25-26页 |
1.2.5 趋化因子和趋化因子受体在疾病治疗中的前景 | 第26-27页 |
1.3 趋化因子受体CCR3的研究现状 | 第27-30页 |
1.3.1 趋化因子受体CCR3及其配体 | 第27-28页 |
1.3.2 CCR3和其配体相互作用的结构功能研究 | 第28-29页 |
1.3.3 CCR3拮抗剂的应用 | 第29-30页 |
1.4 GPCR的表达系统概述 | 第30-33页 |
1.4.1 原核表达系统 | 第30-32页 |
1.4.2 酵母表达系统 | 第32页 |
1.4.3 昆虫细胞表达系统 | 第32页 |
1.4.4 哺乳动物细胞表达系统 | 第32-33页 |
1.5 表面活性剂在GPCR纯化中的作用 | 第33-36页 |
1.5.1 表面活性剂的分类及特点 | 第34-35页 |
1.5.2 表面活性剂的筛选原则和对GPCR活性的影响 | 第35-36页 |
1.6 GPCR生物活性测定 | 第36-38页 |
1.7 本论文的选题目的以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38-40页 |
第二章CCR3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制备及表征 | 第40-77页 |
2.1 实验材料与主要实验仪器 | 第40-43页 |
2.1.1 实验材料 | 第40-41页 |
2.1.2 主要实验仪器 | 第41页 |
2.1.3 主要实验溶液的配制 | 第41-43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43-60页 |
2.2.1 pcDNA4/TO/CCR3重组质粒的构建方法 | 第43-49页 |
2.2.2 T-REx-293细胞的培养 | 第49-51页 |
2.2.3 稳定转染细胞系的构建 | 第51-52页 |
2.2.4 RNA的提取和反转录 | 第52-54页 |
2.2.5 稳定转染细胞系筛选 | 第54-55页 |
2.2.6 表达CCR3的条件优化 | 第55页 |
2.2.7 表面活性剂筛选 | 第55页 |
2.2.8 CCR3的制备 | 第55-57页 |
2.2.9 CCR3二级结构分析 | 第57-58页 |
2.2.10 CCR3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表达分布 | 第58-60页 |
2.3 实验结果 | 第60-71页 |
2.3.1 pcDNA4/TO/CCR3重组质粒的构建 | 第60-61页 |
2.3.2 稳定转染细胞系的构建 | 第61页 |
2.3.3 RNA的提取和反转录 | 第61-63页 |
2.3.4 稳定转染细胞系筛选 | 第63-64页 |
2.3.5 CCR3表达条件的优化 | 第64-65页 |
2.3.6 表面活性剂筛选 | 第65-67页 |
2.3.7 CCR3的制备 | 第67-69页 |
2.3.8 CCR3二级结构表征 | 第69页 |
2.3.9 CCR3在细胞中的表达分布 | 第69-71页 |
2.4 分析讨论 | 第71-75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75-77页 |
第三章 CCR3在大肠杆菌中的制备及表征 | 第77-94页 |
3.1 实验材料与主要实验仪器 | 第77-78页 |
3.1.1 实验材料 | 第77页 |
3.1.2 主要仪器 | 第77页 |
3.1.3 主要实验溶液的配制 | 第77-78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78-83页 |
3.2.1 pMAL-p4x/CCR3重组质粒的构建方法 | 第78-80页 |
3.2.2 蛋白表达条件的优化 | 第80-81页 |
3.2.3 表面活性剂的筛选 | 第81-82页 |
3.2.4 MBP-CCR3的制备 | 第82-83页 |
3.2.5 制备蛋白的二级结构分析 | 第83页 |
3.3 实验结果 | 第83-90页 |
3.3.1 pMAL-p4x/CCR3重组质粒的构建 | 第83-84页 |
3.3.2 蛋白表达条件的优化 | 第84-86页 |
3.3.3 表面活性剂筛选 | 第86-89页 |
3.3.4 MBP-CCR3的制备 | 第89-90页 |
3.3.5 MBP-CCR3二级结构分析 | 第90页 |
3.4 分析讨论 | 第90-9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93-94页 |
第四章 CCR3生物活性研究 | 第94-107页 |
4.1 实验材料 | 第94页 |
4.2 实验方法 | 第94-96页 |
4.2.1 趋化因子CCL11和CCL24的制备 | 第94-95页 |
4.2.2 CCR3结合配体的生物活性研究方法 | 第95-96页 |
4.3 实验结果 | 第96-102页 |
4.3.1 制备的CCR3生物活性验证 | 第96-98页 |
4.3.2 表面活性剂对CCR3生物活性的影响 | 第98-101页 |
4.3.3 制备的MBP-CCR3活性验证 | 第101-102页 |
4.4 分析讨论 | 第102-10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105-107页 |
第五章 MBP-CCR3脂质体的制备 | 第107-114页 |
5.1 实验材料与主要实验仪器 | 第107页 |
5.2 实验方法 | 第107-109页 |
5.2.1 脂质体的制备 | 第107-108页 |
5.2.2 MBP-CCR3脂质体的制备方法 | 第108-109页 |
5.3 实验结果 | 第109-111页 |
5.3.1 脂质体的制备和表征 | 第109-110页 |
5.3.2 MBP-CCR3重组入脂质体制备出MBP-CCR3脂质体 | 第110-111页 |
5.4 分析讨论 | 第111-113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113-114页 |
结论 | 第114-116页 |
参考文献 | 第116-131页 |
附录 | 第131-132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132-134页 |
致谢 | 第134-135页 |
作者简介 | 第1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