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前言 | 第8-9页 |
2.文献综述 | 第9-14页 |
2.1 羽毛球基本技术的理论研究 | 第9-11页 |
2.2 羽毛球技术中运动生物力学应用研究 | 第11-12页 |
2.3 网前正手勾对角球动作要领及战术作用的相关研究 | 第12-13页 |
2.4 现阶段羽毛球教学发展情况 | 第13-14页 |
3.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14-17页 |
3.1 研究对象 | 第14-15页 |
3.2 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3.2.1 文献资料法 | 第15页 |
3.2.2 测试法 | 第15-17页 |
3.2.3 专家访问法 | 第17页 |
3.2.4 录像解析及数理统计法 | 第17页 |
4.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17-34页 |
4.1 动作阶段划分和特征画面 | 第17-19页 |
4.1.1 动作阶段划分 | 第17-18页 |
4.1.2 特征画面及内容 | 第18-19页 |
4.2 移动取位阶段身体特征 | 第19页 |
4.3 引拍阶段的身体动作特征分析 | 第19-25页 |
4.3.1 引拍阶段开始时刻身体各个关节角度特征 | 第20-22页 |
4.3.2 引拍阶段结束时的身体各关节角度特征 | 第22-24页 |
4.3.3 引拍阶段开始到结束时的身体各关节角速度特征分析 | 第24-25页 |
4.4 击球阶段的身体动作特征分析 | 第25-29页 |
4.4.1 击球时刻的身体各关节角度特征分析 | 第25-27页 |
4.4.2 击球阶段结束时刻各关节角度特征 | 第27-28页 |
4.4.3 击球阶段身体各关节角速度特征分析 | 第28-29页 |
4.5 击球后随拍阶段的身体动作特征分析 | 第29-32页 |
4.5.1 击球后随拍结束时刻身体各关节角度特征 | 第29-31页 |
4.5.2 击球后随拍结束时刻身体各关节角速度特征 | 第31-32页 |
4.6 勾对角球在教学和比赛中的应用 | 第32-34页 |
4.6.1 勾对角球在教学中应用启示 | 第32页 |
4.6.2 勾对角球在比赛中应用启示 | 第32-34页 |
5.结论与建议 | 第34-35页 |
5.1 结论 | 第34页 |
5.2 建议 | 第34-35页 |
致谢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