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

公共政策制定中公民参与的困境研究--基于新制度主义的视角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3页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2页
        一、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研究是优化公共政策体系的起点第9-10页
        二、公共政策制定中公民参与制度化的价值第10-12页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8页
        一、公共政策的理论分析模型研究第12-14页
        二、公民参与和公共政策关系研究第14-15页
        三、公民参与公共政策方式与途径研究第15-16页
        四、公民参与公共政策问题与困境研究第16-18页
    第三节 研究框架、方法及相关概念第18-23页
        一、研究框架第18页
        二、研究方法第18-19页
        三、相关概念第19-23页
第二章 公共政策制定中公民参与研究的理论建构第23-33页
    第一节 新制度主义理论第23-30页
        一、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第25-26页
        二、历史制度主义第26-28页
        三、社会学制度主义第28-30页
    第二节 本文的分析理论第30-33页
        一、本文关于公共政策制定与制度安排的理论视域第30-31页
        二、本文运用的新制度主义理论观点第31-33页
第三章 公共政策制定中公民参与的制度困境第33-53页
    第一节 我国公民参与的制度安排及分析第33-38页
        一、我国公民参与的制度安排第33-35页
        二、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度问题分析第35-38页
    第二节 我国公共政策制定中公民参与的正式制度困境第38-45页
        一、现有制度网络的失败第39-41页
        二、非政府组织网络的失败第41-43页
        三、利益集团的失衡第43-45页
    第三节 公民参与的非正式制度困境第45-53页
        一、传统官本位文化与权力封闭第46-48页
        二、转型文化中个体公共参与能力的缺失第48-50页
        三、官僚自利性与政府政策参与上的潜在不作为第50-53页
第四章 公共政策制定中公民参与制度困境的原因第53-63页
    第一节 压力型体制的弊端第53-57页
        一、压力型体制下公民参与的制度建设动力第54-55页
        二、压力型体制下政策参与的制度网络运行第55页
        三、压力型体制下官员自利性行为第55-57页
    第二节 公民社会的发育不足第57-59页
        一、公民政策参与组织网络的失效第57-58页
        二、公民个体原子化加剧第58-59页
        三、社会资本的流失第59页
    第三节 制度的路径依赖第59-63页
        一、正式的政策参与制度第60-61页
        二、文化层面的非正式制度安排第61页
        三、创新模式的路径依赖第61-63页
第五章 公民政策参与困境的制度逻辑与制度化途径第63-67页
    第一节 公共政策制定中公民参与困境的制度逻辑第63-65页
    第二节 公共政策制定中公民参与的制度化路径选择第65-67页
参考文献第67-73页
致谢第73-74页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建国以来仡佬族女性的嫁妆变迁研究--以贵州龙潭村为例
下一篇:渝东南民族地区精准扶贫实现路径研究--基于农户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