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卫生服务可及性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 第4-5页 |
中文摘要 | 第5-7页 |
英文摘要 | 第7-9页 |
前言 | 第10-12页 |
第一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 第12-17页 |
1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2 研究内容 | 第12页 |
3 研究方法 | 第12-15页 |
4 资料来源 | 第15-16页 |
5 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第二章 精神卫生服务可及性相关概念及政策研究 | 第17-23页 |
1 精神障碍的概念与分类 | 第17页 |
2 精神卫生服务的意涵 | 第17-19页 |
3 精神卫生服务可及性意涵 | 第19-20页 |
4 精神卫生服务相关政策和法律 | 第20-23页 |
第三章 精神卫生服务可及性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进展 | 第23-28页 |
1 国内外卫生服务可及性相关研究 | 第23-25页 |
2 国内外精神卫生服务可及性的相关研究 | 第25-27页 |
3 精神卫生服务可及性内涵及外延的界定 | 第27-28页 |
第四章 精神卫生服务可及性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28-56页 |
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第28-29页 |
2 指标体系框架 | 第29-33页 |
3 函询专家基本情况 | 第33-34页 |
4 第一轮专家咨询结果及指标筛选 | 第34-43页 |
5 第二轮专家咨询结果 | 第43-56页 |
第五章 讨论和建议 | 第56-67页 |
1 精神卫生服务可及性评估指标体系的意义和应用 | 第56-57页 |
2 增进精神卫生服务可及性的措施与策略 | 第57-67页 |
第六章 创新与不足 | 第67-70页 |
1 本研究的创新 | 第67页 |
2 本研究的局限 | 第67-68页 |
3 研究展望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5页 |
文献综述 | 第75-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3页 |
附件一 第一轮德尔菲专家咨询表 | 第83-92页 |
附件二 第二轮德尔菲专家咨询表 | 第92-99页 |
致谢 | 第99-100页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