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9-14页 |
|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 | 第9页 |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9-13页 |
| 1.3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 第二章 固态发酵过程中秸秆形态、重量及含碳量变化 | 第14-22页 |
| 2.1 试验设计及供试材料 | 第14-15页 |
| 2.2 测定项目与方法方法 | 第15-16页 |
| 2.3 结果与分析 | 第16-20页 |
| 2.4 讨论 | 第20-21页 |
| 2.5 小结 | 第21-22页 |
| 第三章 固态发酵过程中微生物酶活性变化 | 第22-27页 |
| 3.1 试验设计及供试材料 | 第22页 |
| 3.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第22-23页 |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23-27页 |
| 3.4 讨论 | 第27页 |
| 3.5 小结 | 第27页 |
| 第四章 固态发酵过程中秸秆纤维素、木质素分解率变化 | 第27-33页 |
| 4.1 试验设计及供试材料 | 第28页 |
| 4.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第28-29页 |
| 4.3 结果与分析 | 第29-32页 |
| 4.4 讨论 | 第32页 |
| 4.5 小结 | 第32-33页 |
| 第五章 固态发酵过程中秸秆残留物类腐殖质组成变化 | 第33-36页 |
| 5.1 试验设计及供试材料 | 第33页 |
| 5.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第33-34页 |
| 5.3 结果与分析 | 第34-35页 |
| 5.4 讨论 | 第35页 |
| 5.5 小结 | 第35-36页 |
| 第六章 固态发酵过程中秸秆残留物HLA的结构特征变化 | 第36-44页 |
| 6.1 试验设计及供试材料 | 第36页 |
| 6.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第36-37页 |
| 6.3 结果与分析 | 第37-43页 |
| 6.4 讨论 | 第43页 |
| 6.5 小结 | 第43-44页 |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4-46页 |
| 7.1 结论 | 第44页 |
| 7.2 展望 | 第44-46页 |
| 参考文献 | 第46-52页 |
| 作者简介 | 第52-53页 |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