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原子核物理学、高能物理学论文--原子核物理学论文

八极形变原子核低激发谱的协变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引言第8-16页
    1.1 八极形变原子核的研究起源第8-9页
    1.2 实验系统学第9-10页
        1.2.1 偶偶核低激发1~-,3~-态第9页
        1.2.2 交替的宇称转动带第9-10页
        1.2.3 增强的E1跃迁第10页
        1.2.4 E3跃迁第10页
    1.3 理论进展第10-14页
        1.3.1 壳修正理论第10页
        1.3.2 粒子转子模型第10-11页
        1.3.3 集体哈密顿量方法第11页
        1.3.4 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第11-12页
        1.3.5 投影壳模型第12-13页
        1.3.6 密度泛函理论第13-14页
    1.4 本文工作第14-16页
第二章 基于协变密度泛函理论的四极八极集体哈密顿量第16-22页
    2.1 四极八极集体哈密顿量第16-17页
    2.2 集体参量的微观提取第17-22页
        2.2.1 协变密度泛函理论第18-20页
        2.2.2 集体参数表达式第20-22页
第三章 ~(224)Ra低激发结构研究第22-30页
    3.1 引言第22页
    3.2 ~(224)Ra集体参量第22-28页
        3.2.1 位能曲面第22-23页
        3.2.2 转动惯量、集体质量和零点修正第23-25页
        3.2.3 物理观测量第25-28页
    3.3 小结第28-30页
第四章 Ra同位素形状演化研究第30-38页
    4.1 Ra同位素链形状演化研究第30-37页
    4.2 小节第37-38页
第五章 总结展望第38-39页
参考文献第39-47页
附录A 四极八极集体哈密顿量第47-53页
    A1 四极八极集体哈密顿量量子化第47-48页
    A2 完备基构建第48页
    A3 哈密顿量矩阵元第48-53页
附录B 求解Dirac方程第53-56页
附录C 形变约束计算第56-58页
附录D 集体参量矩阵元求解第58-60页
附录E 数值检验第60-62页
    E1 集体参量收敛性检验第60页
    E2 集体哈密顿量求解中谐振子长度平台检验第60-62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第62-64页
致谢第64-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企业网络营销渠道选择的影响因素
下一篇:智能变电站设备层可视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