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改良零价铁(ZVI)技术对典型硝基酚类污染物的强化控制规律及集成应用工艺研究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32页
    1.1 硝基酚类污染物的种类、特性及污控进展第12-14页
        1.1.1 物化法第13页
        1.1.2 生化法第13-14页
    1.2 零价铁技术概述第14-30页
        1.2.1 ZVI技术去除典型污染物的机理第14-17页
        1.2.2 ZVI技术去除典型污染物的性能第17-22页
        1.2.3 ZVI技术关键装备第22-27页
        1.2.4 ZVI装备改良及工艺集成第27-28页
        1.2.5 ZVI技术工艺比较第28-30页
    1.3 研究意义与内容第30-32页
        1.3.1 研究意义第30页
        1.3.2 研究内容第30-32页
第二章 ZVI技术去除硝基酚类污染物的效能与机制研究第32-52页
    2.1 引言第32页
    2.2 实验部分第32-36页
        2.2.1 实验试剂和仪器第32-34页
        2.2.2 分析方法第34页
        2.2.3 实验方法第34-36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36-51页
        2.3.1 pH值影响第36-38页
        2.3.2 ZVI投加量影响第38页
        2.3.3 NPs初始浓度影响第38-39页
        2.3.4 反应转速影响第39-40页
        2.3.5 反应温度影响第40-42页
        2.3.6 共存电解质影响第42-44页
        2.3.7 酸洗对钝化零价铁的活化效能研究第44-47页
        2.3.8 中间产物及作用过程分析第47-51页
    2.4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三章 铁铜双金属的制备表征及其强化去除硝基酚类污染物的性能研究第52-75页
    3.1 引言第52页
    3.2 实验部分第52-57页
        3.2.1 实验试剂和仪器第52-54页
        3.2.2 分析方法第54页
        3.2.3 实验方法第54-57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57-73页
        3.3.1 Fe/Cu双金属催化剂的表征第57-62页
        3.3.2 梯度催化金属负载量对Fe/Cu强化去除NPs的影响第62-65页
        3.3.3 pH值对Fe/Cu强化去除NPs的影响第65-68页
        3.3.4 反应温度对Fe/Cu强化去除NPs的影响第68-70页
        3.3.5 Fe/Cu双金属体系对TOC的去除效果第70-71页
        3.3.6 Fe/Cu双金属催化剂的应用稳定性研究第71-73页
    3.4 本章小结第73-75页
第四章 ZVI-混凝集成工艺强化去除硝基酚类污染物的中试研究第75-93页
    4.1 引言第75页
    4.2 实验部分第75-79页
        4.2.1 实验试剂和仪器第75-77页
        4.2.2 分析方法第77页
        4.2.3 实验方法第77-79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79-91页
        4.3.1 ZVI-混凝集成工艺对NPs废水的强化处理性能第79-82页
        4.3.2 中和剂对NPs废水的强化处理性能影响第82-83页
        4.3.3 强化混凝对NPs废水的强化处理性能第83-86页
        4.3.4 ZVI还原-强化混凝集成工艺中试研究第86-91页
    4.4 本章小结第91-93页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第93-96页
    5.1 论文总结第93-94页
    5.2 研究展望第94-96页
参考文献第96-103页
附件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第103-105页
致谢第105-107页

论文共10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深圳市农村集体土地入市的困境及对策研究
下一篇:协商民主视角下公用设施建设面临的困境及对策研究--以东莞电网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