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的开发与设计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 1.1 电池管理系统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页 |
| 1.2 电池管理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 1.2.1 电池管理系统的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1.2.2 电池管理系统的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 1.3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13-15页 |
| 1.3.1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3页 |
| 1.3.2 文章结构安排 | 第13-15页 |
| 第二章 电池管理系统方案设计 | 第15-24页 |
| 2.1 锂离子电池简介及特性分析 | 第15-19页 |
| 2.1.1 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 | 第15页 |
| 2.1.2 锂离子电池优势特点 | 第15-16页 |
| 2.1.3 锂离子电池工作特性分析 | 第16-19页 |
| 2.2 电池管理系统基本功能 | 第19-20页 |
| 2.3 电池管理系统整体架构 | 第20-23页 |
| 2.3.1 电池管理系统的监管对象 | 第20-21页 |
| 2.3.2 电池管理系统的组成模块和架构框图 | 第21-23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 第三章 电池管理系统硬件设计 | 第24-51页 |
| 3.1 电池管理系统采集均衡模块设计 | 第24-36页 |
| 3.1.1 采集均衡模块总体设计 | 第24-25页 |
| 3.1.2 采集均衡模块重要芯片选型 | 第25-28页 |
| 3.1.3 采集均衡模块电路设计 | 第28-34页 |
| 3.1.4 采集均衡模块PCB设计 | 第34-36页 |
| 3.2 电池管理系统主控制模块设计 | 第36-40页 |
| 3.2.1 主控制模块总体设计 | 第36页 |
| 3.2.2 主控制芯片选型 | 第36-38页 |
| 3.2.3 部分外围电路的设计 | 第38-40页 |
| 3.2.4 主控制板展示与说明 | 第40页 |
| 3.3 电池管理系统电流采集模块设计 | 第40-44页 |
| 3.3.1 电流采集方案设计 | 第40-41页 |
| 3.3.2 霍尔电流传感的选型及简介 | 第41-42页 |
| 3.3.3 电流采集电路设计 | 第42-44页 |
| 3.4 电池管理系统显示模块设计 | 第44-48页 |
| 3.4.1 LCD显示器选型 | 第44-46页 |
| 3.4.2 UI设计 | 第46-47页 |
| 3.4.3 LCD串行通信接口连接 | 第47-48页 |
| 3.5 电池管理系统充放电保护模块设计 | 第48-50页 |
| 3.5.1 充放电电路设计 | 第48-49页 |
| 3.5.2 继电器选型 | 第49-50页 |
| 3.6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 第四章 电池管理系统软件设计 | 第51-69页 |
| 4.1 软件开发环境 | 第51-52页 |
| 4.1.1 软件开发平台 | 第51-52页 |
| 4.1.2 STM32管脚配置 | 第52页 |
| 4.2 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μC/OS-Ⅲ移植 | 第52-57页 |
| 4.2.1 μC/OS-Ⅲ概述 | 第52-53页 |
| 4.2.2 C/OS-Ⅲ移植STM32处理器过程 | 第53-57页 |
| 4.3 基于μC/OS-Ⅲ应用程序设计 | 第57-68页 |
| 4.3.1 应用程序设计流程 | 第57-58页 |
| 4.3.2 多任务模块划分与同步 | 第58-60页 |
| 4.3.3 任务控制块、堆栈和优先级设计 | 第60-61页 |
| 4.3.4 部分任务流程设计 | 第61-68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 第五章 系统调试及运行结果 | 第69-75页 |
| 5.1 实验目的 | 第69页 |
| 5.2 实验平台简介 | 第69-70页 |
| 5.3 电池信息检测与显示 | 第70-74页 |
| 5.3.1 电路调试 | 第70-71页 |
| 5.3.2 电压测量实验 | 第71-72页 |
| 5.3.3 温度测量实验 | 第72页 |
| 5.3.4 串口通信显示实验 | 第72-74页 |
| 5.4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5-77页 |
| 6.1 总结 | 第75-76页 |
| 6.2 展望 | 第76-77页 |
| 致谢 | 第77-78页 |
| 参考文献 | 第78-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