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注释表 | 第9-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3页 |
1.2 研究现状及问题 | 第13-15页 |
1.3 论文主要工作 | 第15页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5-17页 |
第2章 异构密集网络容量与覆盖优化概述 | 第17-29页 |
2.1 LTE-A系统网络架构 | 第17-19页 |
2.2 5G关键技术简介 | 第19-21页 |
2.3 异构密集网络部署架构 | 第21-23页 |
2.4 容量与覆盖优化概述 | 第23-25页 |
2.5 系统级仿真方法概述 | 第25-27页 |
2.6 系统性能指标 | 第27-28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3章 密集网络系统级仿真平台及SON模块设计与实现 | 第29-70页 |
3.1 系统级仿真平台总体架构和功能模块设计 | 第29-31页 |
3.2 系统级仿真平台整体流程设计 | 第31-32页 |
3.3 3D无线信道建模及实现 | 第32-44页 |
3.3.1 3D无线信道路损模型 | 第33-34页 |
3.3.2 阴影衰落模型 | 第34-38页 |
3.3.3 天线模型 | 第38-40页 |
3.3.4 信道模块测试校准 | 第40-44页 |
3.4 移动性支持模块功能实现 | 第44-59页 |
3.4.1 用户移动性模块功能实现 | 第45-47页 |
3.4.2 RRC切换功能模块设计 | 第47-49页 |
3.4.3 RRC切换功能流程设计 | 第49-51页 |
3.4.4 RRC切换模块关键功能实现 | 第51-59页 |
3.5 容量与覆盖优化SON实体接口设计 | 第59-62页 |
3.5.1 分布式SON实体总体功能架构 | 第59-60页 |
3.5.2 容量与覆盖优化SON接口关系 | 第60-62页 |
3.6 仿真平台性能分析 | 第62-69页 |
3.6.1 网络密集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第62-64页 |
3.6.2 不同密集部署策略下的系统性能分析 | 第64-69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4章 基于FQLC的异构密集网络容量与覆盖联合优化 | 第70-89页 |
4.1 引言 | 第70-72页 |
4.1.1 系统模型描述 | 第70-71页 |
4.1.2 优化场景分析 | 第71-72页 |
4.2 强化学习理论及应用 | 第72-75页 |
4.2.1 强化学习理论 | 第72-74页 |
4.2.2 Q学习算法 | 第74-75页 |
4.2.3 强化学习应用 | 第75页 |
4.3 模糊逻辑理论及应用 | 第75-77页 |
4.3.1 模糊逻辑理论 | 第75-77页 |
4.3.2 模糊逻辑与Q学习结合应用 | 第77页 |
4.4 基于FQLC的容量与覆盖联合优化 | 第77-82页 |
4.4.1 FQLC功能模块架构介绍 | 第77-78页 |
4.4.2 网络状态描述及动作选择 | 第78-79页 |
4.4.3 分布式网络中多Agent联合回报 | 第79-80页 |
4.4.4 基于模糊规则的推理及Q值表更新 | 第80-82页 |
4.5 算法设计及流程 | 第82-84页 |
4.6 仿真及性能分析 | 第84-88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88-89页 |
第5章 结束语 | 第89-91页 |
5.1 论文主要工作总结 | 第89-90页 |
5.2 后续研究工作展望 | 第90-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96页 |
致谢 | 第96-9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的科研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 第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