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特种结构材料论文

钯/金双金属纳米颗粒的结构、电子性质及对氧气吸附的理论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6-22页
    1.1 纳米颗粒简介第16-19页
        1.1.1 纳米颗粒的概念和发展第16页
        1.1.2 纳米颗粒的分类第16-18页
            1.1.2.1 混合模式第16-18页
            1.1.2.2 几何结构第18页
        1.1.3 纳米颗粒的特性第18-19页
    1.2 纳米颗粒的主要应用第19-20页
        1.2.1 光学性质第19页
        1.2.2 催化性能第19-20页
        1.2.3 磁性性能第20页
        1.2.4 生物医药第20页
    1.3 研究纳米颗粒的理论方法第20-21页
    1.4 本课题的意义和主要内容第21-22页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计算软件第22-30页
    2.1 密度泛函理论第22-24页
        2.1.1 Thomas-Fermi及其相关模型第22页
        2.1.2 Hohenberg-Kohn定理第22-23页
        2.1.3 Kohn-Sham方程第23-24页
    2.2 电子交换和相关泛函第24-26页
    2.3 计算软件CP2K第26-30页
        2.3.1 混合高斯和平面波方法第26-27页
        2.3.2 赝势第27-28页
        2.3.3 基组第28-30页
第三章 原子组成和分布对55个原子的钯/金双金属纳米颗粒结构及表面电子性质的影响第30-46页
    3.1 引言第30-31页
    3.2 计算方法和结构模型第31-33页
        3.2.1 计算方法第31页
        3.2.2 模型选取第31-33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33-38页
        3.3.1 原子偏析能第33-34页
        3.3.2 结构Pd_nAu_(55-n)的设计和选取第34-35页
        3.3.3 结构性质第35-38页
            3.3.3.1 配位数第35-37页
            3.3.3.2 原子键长和成键数第37-38页
    3.4 电子性质第38-41页
        3.4.1 净电荷第38-40页
        3.4.2 d带电子数第40-41页
    3.5 d带中心第41-44页
    3.6 本章结论第44-46页
第四章 钯/金双金属纳米颗粒中钯、金原子在氧气吸附中的作用第46-60页
    4.1 引言第46-47页
    4.2 计算方法和结构模型第47-50页
        4.2.1 计算方法第47页
        4.2.2 结构选取第47-48页
        4.2.3 吸附位及吸附方式第48-50页
    4.3 结果和讨论第50-58页
        4.3.1 O_2的吸附能第50-51页
        4.3.2 O_2最稳定吸附结构第51-53页
        4.3.3 O-O键长和振动频率分析第53-54页
        4.3.4 电荷分析第54-56页
        4.3.5 态密度第56-58页
    4.4 本章结论第58-60页
第五章 结论第60-62页
参考文献第62-70页
致谢第70-72页
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第72-74页
作者及导师简介第74-75页
北京化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第75-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视频序列中的运动目标跟踪方法研究
下一篇:异构密集蜂窝网络容量与覆盖优化系统级仿真平台及算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