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冠层孔隙度提取方法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8-21页 |
1.1 引言 | 第8页 |
1.2 研究背景 | 第8-19页 |
1.2.1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8-9页 |
1.2.2 冠层结构参数的地位和作用 | 第9页 |
1.2.3 叶面积指数的测量方法 | 第9-10页 |
1.2.4 冠层孔隙度测量方法 | 第10-11页 |
1.2.5 鱼眼镜头成像原理 | 第11-12页 |
1.2.6 三种坐标系及其转换关系 | 第12-14页 |
1.2.7 摄影系统成像模型 | 第14-19页 |
1.3 研究方案 | 第19-21页 |
2 半球图像畸变校正 | 第21-31页 |
2.1 摄像机标定 | 第21-27页 |
2.1.1 常用摄像机标定算法 | 第21-22页 |
2.1.2 张正友摄像机标定法 | 第22-23页 |
2.1.3 常用角点检测算法 | 第23-24页 |
2.1.4 Susan角点检测算子及其性能评价 | 第24-25页 |
2.1.5 改进Susan算子 | 第25-27页 |
2.2 摄像机内参求解 | 第27-29页 |
2.3 鱼眼图像去畸变 | 第29-3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3 森林冠层孔隙度提取 | 第31-40页 |
3.1 森林冠层孔隙度计算方法 | 第31页 |
3.2 半球图像预分割 | 第31-35页 |
3.2.1 蓝色通道提取 | 第31-32页 |
3.2.2 同心环状图像分割 | 第32-34页 |
3.2.3 扇形分割 | 第34-35页 |
3.3 阈值的选取 | 第35-39页 |
3.3.1 常用算法简介 | 第35-38页 |
3.3.2 改进OTSU算法 | 第38页 |
3.3.3 基于标准模板的阈值分割算法 | 第38-3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4 实验对比与结果分析 | 第40-47页 |
4.1 半球图像畸变校正实验 | 第40-41页 |
4.2 孔隙度提取实验 | 第41-46页 |
4.2.1 基于改进OTSU阈值分割算法 | 第41-43页 |
4.2.2 基于标准模板的阈值分割算法 | 第43-46页 |
4.3 对比分析 | 第46-47页 |
结论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