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8页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8-10页 |
1.1.1 研究的背景 | 第8-9页 |
1.1.2 研究的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0-14页 |
1.2.1 产业关联理论 | 第10页 |
1.2.2 增加值及垂直专业化理论 | 第10-13页 |
1.2.3 国际分工与产业升级理论 | 第13-14页 |
1.2.4 文献评述 | 第14页 |
1.3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第14-17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4-15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3.3 研究框架 | 第16-17页 |
1.4 可能的创新与存在的不足 | 第17-18页 |
1.4.1 可能的创新点 | 第17页 |
1.4.2 存在的不足 | 第17-18页 |
第2章 制造业参与国际分工对产业升级的影响:理论基础 | 第18-31页 |
2.1 产业升级的理论基础 | 第18-19页 |
2.1.1 产业升级的概念 | 第18页 |
2.1.2 制造业的产业升级 | 第18-19页 |
2.2 国际分工与产业升级:理论模型 | 第19-26页 |
2.2.1 被困因素模型 | 第19-20页 |
2.2.2 替代性创新模型 | 第20-21页 |
2.2.3 组合模型 | 第21-25页 |
2.2.4 投入产出模型 | 第25-26页 |
2.3 制造业参与国际分工对产业升级的影响机制与路径 | 第26-31页 |
2.3.1 制造业产业升级的影响因素 | 第26-27页 |
2.3.2 制造业参与国际分工的影响因素 | 第27-29页 |
2.3.3 制造业产业升级的机制 | 第29-31页 |
第3章 制造业参与国际分工对产业升级影响的现状分析 | 第31-37页 |
3.1 制造业参与国际分工的进程和基本状况 | 第31-32页 |
3.1.1 制造业参与国际分工的进程 | 第31-32页 |
3.1.2 制造业各部门的基本状况 | 第32页 |
3.2 制造业参与国际分工对产业升级的影响 | 第32-37页 |
3.2.1 我国制造业国内增加值的现状分析 | 第32-35页 |
3.2.2 我国制造业参与国际分工的垂直专业化水平现状分析 | 第35-36页 |
3.2.3 制造业国内增加值与垂直专业化水平与制造业升级的关系分析 | 第36-37页 |
第4章 参与国际分工对制造业产业升级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37-45页 |
4.1 模型的构建 | 第37页 |
4.2 变量说明 | 第37-39页 |
4.3 实证分析 | 第39-45页 |
4.3.1 制造业参与国际分工对产业间升级的影响 | 第39-40页 |
4.3.2 制造业参与国际分工对产业内升级的影响 | 第40-42页 |
4.3.3 原因分析 | 第42-45页 |
第5章 制造业产业升级研究结论及升级路径选择 | 第45-49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45-46页 |
5.2 升级路径 | 第46-47页 |
5.3 研究的不足和有待解决的问题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