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自动化元件、部件论文--发送器(变换器)、传感器论文--生物传感器、医学传感器论文

基于生物传感器的革兰氏阴性菌非靶向筛查技术研究

摘要第3-6页
ABSTRACT第6-8页
缩略符号说明第9-14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8页
    1.1 革兰氏阴性菌及其毒力因子第14-16页
        1.1.1 革兰氏阴性菌第14页
        1.1.2 革兰氏阴性菌毒力因子第14-16页
    1.2 革兰氏阴性菌及其毒力因子检测方法第16-19页
        1.2.1 革兰氏阴性菌检测方法第16-18页
        1.2.2 革兰氏阴性菌毒力因子检测方法第18-19页
    1.3 生物传感技术与应用第19-24页
        1.3.1 生物传感器概述第19-20页
        1.3.2 生物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第20页
        1.3.3 生物传感器的分类及其在检测革兰氏阴性菌中的应用第20-24页
    1.4 立题背景及意义第24-25页
    1.5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第25-28页
第二章 3D细胞电化学传感器检测革兰氏阴性菌脂多糖第28-40页
    2.1 引言第28页
    2.2 材料与仪器第28-29页
        2.2.1 材料与试剂第28-29页
        2.2.2 设备和仪器第29页
    2.3 实验方法第29-32页
        2.3.1 细胞培养第29-30页
        2.3.2 一氧化氮的制备第30页
        2.3.3 电极修饰和细胞固定第30页
        2.3.4 细胞电化学检测LPS第30-31页
        2.3.5 活性氧ROS的测定第31-32页
    2.4 结果与讨论第32-38页
        2.4.1 RAW264.7细胞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及工作原理第32-33页
        2.4.2 RAW264.7细胞电化学传感器电极表面修饰表征第33-34页
        2.4.3 RAW264.7细胞电化学传感器电化学行为的表征第34-35页
        2.4.4 RAW264.7细胞电化学传感器检测LPS研究第35-37页
        2.4.5 RAW264.7细胞电化学传感器抗干扰能力、重现性和稳定性研究第37-38页
    2.5 本章小结第38-40页
第三章 荧光细胞钙离子传感器快速检测革兰氏阴性菌第40-58页
    3.1 引言第40-41页
    3.2 材料与仪器第41页
        3.2.1 材料与试剂第41页
        3.2.2 设备和仪器第41页
    3.3 实验方法第41-46页
        3.3.1 细胞培养第41-42页
        3.3.2 细菌培养第42页
        3.3.3 重组嵌合蛋白的构建、表达和纯化第42页
        3.3.4 SDS-PAGE和蛋白免疫印迹第42-43页
        3.3.5 免疫荧光实验第43页
        3.3.6 pLenti-CMV-GCaMP6(s)-2A-Tdtomato在RBL-2H3细胞中的表达第43-44页
        3.3.7 扫描电镜样品制备第44页
        3.3.8 细胞传感器检测研究第44-45页
        3.3.9 纯培养物中革兰氏阴性菌的检测第45页
        3.3.10 食品样品中革兰氏阴性菌的检测第45页
        3.3.11 RBL-2H3细胞β-己糖胺酶释放率测定第45-46页
    3.4 结果与讨论第46-56页
        3.4.1 荧光细胞钙离子传感器制备及工作原理第46页
        3.4.2 检测用IgE抗体的制备第46-49页
        3.4.3 慢病毒载体pLenti-CMV-GCaMP6(s)-2A-Tdtomato的构建第49-50页
        3.4.4 荧光细胞钙离子传感器的构建第50-52页
        3.4.5 RBL-2H3细胞检测模型的建立第52-53页
        3.4.6 纯培养物中革兰氏阴性菌的检测第53-55页
        3.4.7 食品样品中革兰氏阴性菌的检测第55-56页
    3.5 本章小结第56-58页
第四章 磁性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检测革兰氏阴性菌群体感应信号分子第58-76页
    4.1 引言第58-59页
    4.2 材料与仪器第59页
        4.2.1 材料与试剂第59页
        4.2.2 设备和仪器第59页
    4.3 实验方法第59-61页
        4.3.1 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的制备第59页
        4.3.2 Fe_3O_4@SiO_2-NH_2的制备第59-60页
        4.3.3 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第60页
        4.3.4 磁性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检测研究第60-61页
    4.4 结果与讨论第61-73页
        4.4.1 磁性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及工作原理第61-62页
        4.4.2 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的表征第62-67页
        4.4.3 磁性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电化学行为的表征第67-69页
        4.4.4 磁性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的优化第69-70页
        4.4.5 磁性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检测研究第70-71页
        4.4.6 磁性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的特异性、重现性和稳定性研究第71-73页
        4.4.7 实际样品分析第73页
    4.5 本章小结第73-76页
第五章 荧光细胞信号通路传感器识别革兰氏阴性菌脂多糖毒力第76-96页
    5.1 引言第76-77页
    5.2 材料与仪器第77-78页
        5.2.1 材料与试剂第77页
        5.2.2 设备和仪器第77-78页
    5.3 实验方法第78-82页
        5.3.1 细胞培养第78页
        5.3.2 pGL4.26-mcherry-NF-κB质粒的构建及鉴定第78-79页
        5.3.3 细胞转染第79页
        5.3.4 蛋白免疫印迹第79页
        5.3.5 细胞转染后细胞增殖活性分析第79-80页
        5.3.6 LPS的提取及SDS-PAGE分析第80-81页
        5.3.7 细胞传感器识别LPS研究第81页
        5.3.8 炎症因子TNF-α和IL-8的测定第81-82页
    5.4 结果与讨论第82-95页
        5.4.1 细胞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第82页
        5.4.2 细胞传感器的成功构建第82-85页
        5.4.3 基于TLR4信号通路激活的mCherry红色荧光蛋白表达的研究第85-87页
        5.4.4 细胞传感器的定量表征研究第87-89页
        5.4.5 细胞传感器评价多种细菌来源的LPS第89-95页
    5.5 本章小结第95-96页
第六章 肠道细胞对革兰氏阴性菌脂多糖反应的研究及细胞模型的筛选第96-114页
    6.1 引言第96-97页
    6.2 材料与仪器第97页
        6.2.1 材料与试剂第97页
        6.2.2 设备和仪器第97页
    6.3 实验方法第97-100页
        6.3.1 细胞培养第97-98页
        6.3.2 蛋白免疫印迹第98页
        6.3.3 细胞表面直接免疫荧光第98页
        6.3.4 MTT实验第98页
        6.3.5 RT-PCR实验第98-100页
    6.4 结果与讨论第100-112页
        6.4.1 LPS刺激下肠道细胞存活率第100-101页
        6.4.2 肠道细胞TLR4表达研究第101-102页
        6.4.3 LPS刺激下肠道细胞TLR4表达研究第102-103页
        6.4.4 LPS刺激下肠道细胞炎症因子mRNA表达研究第103-108页
        6.4.5 LPS刺激共培养肠道细胞TLR4表达研究第108-110页
        6.4.6 LPS刺激共培养肠道细胞炎症因子mRNA表达研究第110-112页
    6.5 本章小结第112-114页
主要结论与展望第114-117页
    主要结论第114-116页
    展望第116-117页
致谢第117-118页
参考文献第118-130页
本论文创新点第130-131页
附录: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31页

论文共13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龟鹿二仙胶对成骨细胞Ⅰ型胶原基因表达的实验研究
下一篇:单侧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骨水泥灌注量及椎体内分布与临床疗效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