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8页 |
1.1 火车轮对选配压装技术简介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分析 | 第10-14页 |
1.2.1 轮对压装理论国内外研究的现状与分析 | 第10-12页 |
1.2.2 选配方案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第12-13页 |
1.2.3 软件开发平台及其工程应用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第13-14页 |
1.3 课题研究背景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4-16页 |
1.3.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4-15页 |
1.3.2 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5-16页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方法思路 | 第16-18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1.4.2 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16-18页 |
第二章 轮轴压装选配原理与方法 | 第18-27页 |
2.1 压装要求及工艺简介 | 第18-23页 |
2.1.1 压装技术要求 | 第18-19页 |
2.1.2 轮对压装方法及工艺规程 | 第19-21页 |
2.1.3 压装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21-23页 |
2.2 压装轮轴选配原理 | 第23-24页 |
2.2.1 选配概念的提出 | 第23页 |
2.2.2 选配原理 | 第23-24页 |
2.3 选配方法 | 第24-26页 |
2.3.1 选配方法概述 | 第24-25页 |
2.3.2 最大量选配方法实施 | 第25-2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选配系统功能需求与方案设计 | 第27-35页 |
3.1 选配系统分析 | 第27-29页 |
3.1.1 功能需求分析 | 第27页 |
3.1.2 可行性分析 | 第27页 |
3.1.3 框架分析 | 第27-29页 |
3.2 选配系统工作原理 | 第29-31页 |
3.2.1 系统开发工具与开发环境 | 第29-30页 |
3.2.2 选配系统工作结构及原理 | 第30-31页 |
3.3 选配系统方案设计 | 第31-33页 |
3.3.1 系统功能结构设计 | 第31-32页 |
3.3.2 系统UML建模 | 第32-33页 |
3.4 系统相关技术要求 | 第33-34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四章 选配系统开发设计及应用 | 第35-47页 |
4.1 选配系统数据库设计 | 第35-39页 |
4.1.1 数据库概要阐述 | 第35页 |
4.1.2 数据库概念设计 | 第35-37页 |
4.1.3 数据库逻辑设计 | 第37-39页 |
4.2 选配系统模块设计与开发 | 第39-43页 |
4.2.1 公共模块设计 | 第39-40页 |
4.2.2 各模块设计开发 | 第40-43页 |
4.3 软件系统的应用 | 第43-46页 |
4.3.1 软件系统说明与使用说明 | 第43-44页 |
4.3.2 软件系统应用实例 | 第44-4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五章 压装选配系统中过盈量确定仿真方法研究 | 第47-61页 |
5.1 轮对压装时摩擦系数的一般估值方法 | 第47-52页 |
5.1.1 轮对压装摩擦系数估值所需条件 | 第47页 |
5.1.2 轮对压装摩擦系数估值思路 | 第47-48页 |
5.1.3 轮对压装摩擦系数估值仿真模型 | 第48-50页 |
5.1.4 轮对压装摩擦系数估值实施步骤 | 第50-52页 |
5.2 轮对压装样本摩擦系数的估值 | 第52-56页 |
5.2.1 AUS940轮对压装样本摩擦系数的估值 | 第52-54页 |
5.2.2 TR920轮对压装样本摩擦系数的估值 | 第54-56页 |
5.3 轮对压装样本过盈量的估值与分析 | 第56-59页 |
5.3.1 AUS940轮对压装过盈量仿真计算 | 第56-57页 |
5.3.2 TR920轮对压装过盈量仿真计算 | 第57-58页 |
5.3.3 轮对压装仿真结果分析及结论 | 第58-59页 |
5.4 轮对压装样本仿真结论在选配系统中的应用 | 第59-60页 |
5.4.1 两个样本的压装仿真估值汇总 | 第59页 |
5.4.2 仿真结论在选配系统中的应用 | 第59-60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1-63页 |
6.1 结论 | 第61页 |
6.2 展望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成果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