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劳动监察法律问题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引言 | 第7-9页 |
一、我国劳动监察的一般理论 | 第9-14页 |
(一) 劳动监察的概念与特征 | 第9-10页 |
(二) 我国劳动监察的法律机理与现状 | 第10-14页 |
1.我国劳动监察的法律机理 | 第10-12页 |
2.我国劳动监察的法律现状 | 第12-14页 |
二、我国劳动监察存在的法律问题分析 | 第14-25页 |
(一) 劳动监察必要执法手段阙如 | 第14-16页 |
1.劳动监察无必要的行政强制权 | 第14-16页 |
2.劳动监察缺少必要的调查权 | 第16页 |
(二) 劳动监察职权范围不清 | 第16-19页 |
(三) 劳动监察行政处罚力度不足 | 第19-20页 |
1.用人单位违法责任总体较轻 | 第19-20页 |
2.缺乏对用人单位主管人员的法律责任 | 第20页 |
(四) 劳动监察办案时限具有局限性 | 第20-22页 |
1.举报案件受案时限存空白 | 第20-21页 |
2.办案时限无中止规定 | 第21-22页 |
(五) 劳动监察部门及人员行政法律地位不高 | 第22-25页 |
1.劳动监察部门行政法律地位的边缘化 | 第22-24页 |
2.劳动监察员非公务员身份 | 第24-25页 |
三、我国劳动监察法律问题的解决 | 第25-38页 |
(一) 劳动监察法律问题解决的价值目标 | 第25-28页 |
1.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维护 | 第25-26页 |
2.劳资之间力量与利益的平衡 | 第26-27页 |
3.公权与私权的平衡与协调 | 第27-28页 |
(二) 劳动监察法律问题解决的具体路径 | 第28-38页 |
1.纵向与横向:合理配置劳动监察职权的方式选择 | 第28-33页 |
2.科学设定劳动监察办案时限 | 第33-34页 |
3.有序进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法治政府建设 | 第34-36页 |
4.权力运行的规范:强化制约与救济机制 | 第36-38页 |
结语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2页 |
致谢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