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32页 |
1.1 单级孔材料 | 第10-11页 |
1.2 多级孔材料 | 第11-22页 |
1.2.1 多级孔道的构成 | 第11-13页 |
1.2.2 多级孔材料的制备方法 | 第13-17页 |
1.2.3 多级孔材料在催化领域的应用 | 第17-21页 |
1.2.4 多级孔材料在吸附、分离领域的应用 | 第21-22页 |
1.3 油品脱氮研究进展 | 第22-24页 |
1.3.1 酸碱脱氮精制 | 第23页 |
1.3.2 络合脱氮精制 | 第23-24页 |
1.3.3 吸附脱氮精制 | 第24页 |
1.4 油品脱硫研究进展 | 第24-27页 |
1.4.1 加氢脱硫 | 第24-25页 |
1.4.2 吸附脱硫 | 第25页 |
1.4.3 络合萃取脱硫 | 第25页 |
1.4.4 氧化脱硫 | 第25-26页 |
1.4.5 烷基化脱硫 | 第26页 |
1.4.6 生物脱硫 | 第26-27页 |
1.5 油品脱芳研究进展 | 第27-28页 |
1.5.1 非加氢脱芳 | 第27页 |
1.5.2 加氢脱芳 | 第27-28页 |
1.6 本课题的目的与意义 | 第28-30页 |
1.7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30-31页 |
1.8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31-32页 |
2 双模型介孔硅的制备及在柴油吸附脱碱氮中的应用 | 第32-56页 |
2.1 前言 | 第32-34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34-37页 |
2.2.1 实验原料材料 | 第34页 |
2.2.2 BMMS的制备 | 第34页 |
2.2.3 BMMS的表征 | 第34-35页 |
2.2.4 吸附热力学实验 | 第35页 |
2.2.5 吸附动力学实验 | 第35-36页 |
2.2.6 碱氮含量测定方法 | 第36-37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37-55页 |
2.3.1 搅拌时间对材料结构及性质的影响 | 第37-41页 |
2.3.2 pH值对材料结构及性质的影响 | 第41-42页 |
2.3.3 模板剂比例对材料结构及性质的影响 | 第42-46页 |
2.3.4 吸附脱碱氮热力学 | 第46-51页 |
2.3.5 吸附脱碱氮动力学 | 第51-55页 |
2.4 小结 | 第55-56页 |
3 磷钼酸季铵盐改性双模型介孔硅的制备及在氧化脱硫中的应用 | 第56-78页 |
3.1 前言 | 第56-57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57-60页 |
3.2.1 材料 | 第57-58页 |
3.2.2 双模型介孔二氧化硅的合成 | 第58页 |
3.2.3 SBA-15的合成 | 第58页 |
3.2.4 催化剂的制备 | 第58-59页 |
3.2.5 催化剂的表征 | 第59页 |
3.2.6 模拟油的氧化脱硫 | 第59页 |
3.2.7 热催化剂过滤实验 | 第59页 |
3.2.8 直馏柴油氧化脱硫 | 第59页 |
3.2.9 催化剂再生 | 第59-60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60-76页 |
3.3.1 XRD表征 | 第60页 |
3.3.2 N_2吸附-脱附表征 | 第60-62页 |
3.3.3 FTIR表征 | 第62-63页 |
3.3.4 NMR表征 | 第63-65页 |
3.3.5 催化剂在模拟油氧化脱硫中的催化活性 | 第65-67页 |
3.3.6 催化剂在模拟油氧化脱硫中的稳定性 | 第67页 |
3.3.7 模拟油催化氧化反应机理 | 第67-68页 |
3.3.8 催化剂在直馏柴油氧化脱硫中的催化活性 | 第68-69页 |
3.3.9 直馏柴油氧化脱硫中负载方法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 第69-71页 |
3.3.10 直馏柴油氧化脱硫中催化剂组成对活性的影响 | 第71-73页 |
3.3.11 直馏柴油氧化脱硫中催化剂的再生 | 第73-76页 |
3.4 小结 | 第76-78页 |
4 Pt/OMC-HY复合型柴油加氢脱芳催化剂研究 | 第78-98页 |
4.1 前言 | 第78-79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79-84页 |
4.2.1 实验药品与仪器 | 第79页 |
4.2.2 实验方案 | 第79-80页 |
4.2.3 载体OMC及OMC-分子筛的制备 | 第80-81页 |
4.2.4 催化剂Pt/OMC-X的制备 | 第81页 |
4.2.5 表征方法 | 第81页 |
4.2.6 催化剂性能评价 | 第81-83页 |
4.2.7 原料与产物的气相色谱分析 | 第83页 |
4.2.8 加氢反应转化率及选择性计算 | 第83-84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84-97页 |
4.3.1 XRD | 第84-85页 |
4.3.2 N_2吸附-脱附 | 第85-87页 |
4.3.3 SEM与TEM表征 | 第87-88页 |
4.3.4 NH_3-TPD表征 | 第88-89页 |
4.3.5 催化活性及选择性评价 | 第89-92页 |
4.3.6 催化剂耐硫性能评价 | 第92-94页 |
4.3.7 催化剂Pt/OMC-HY耐硫机理探究 | 第94-97页 |
4.4 小结 | 第97-98页 |
结论 | 第98-100页 |
参考文献 | 第100-112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112-114页 |
致谢 | 第114-116页 |
附录 | 第11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