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5页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2-14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理论基础 | 第14-22页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第14-17页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第17-19页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19-20页 |
1.2.4 理论基础 | 第20-22页 |
1.3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第22页 |
1.3.1 研究目标 | 第22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22页 |
1.4 材料与方法 | 第22-23页 |
1.4.1 数据来源 | 第22-23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23页 |
1.5 技术路线 | 第23-25页 |
第二章 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25-34页 |
2.1 构建原则 | 第25页 |
2.2 指标体系构建 | 第25-28页 |
2.3 指标评价模型 | 第28-29页 |
2.3.1 评价指标隶属度的确定 | 第28页 |
2.3.2 综合模糊评价模型 | 第28-29页 |
2.4 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29-34页 |
2.4.1 权重的计算方法 | 第29-31页 |
2.4.2 权重的确定 | 第31-34页 |
第三章 湖北省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分析 | 第34-54页 |
3.1 研究区域概况 | 第34-39页 |
3.1.1 自然环境概况 | 第34-35页 |
3.1.2 社会经济概况 | 第35-39页 |
3.2 综合隶属度评价结果与分析 | 第39-47页 |
3.2.1 资源子系统 | 第41-43页 |
3.2.2 人口子系统 | 第43-44页 |
3.2.3 经济子系统 | 第44-45页 |
3.2.4 生态子系统 | 第45-47页 |
3.3 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度分析 | 第47-54页 |
3.3.1 评价指标体特征值 | 第47-50页 |
3.3.2 模糊结果分析 | 第50-54页 |
第四章 湖北省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发展的对策 | 第54-59页 |
4.1 提高用水效率,构建节水型社会 | 第54-56页 |
4.1.1 推广农业灌溉用水节水技术 | 第54-55页 |
4.1.2 开发利用常规水资源 | 第55页 |
4.1.3 提高居民节水意识 | 第55-56页 |
4.2 控制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 第56-57页 |
4.2.1 减少农村生活和面源污染 | 第56页 |
4.2.2 加快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 第56-57页 |
4.3 改革管理体制,实现农业水资源可持续 | 第57-58页 |
4.3.1 水资源管理对象与管理主体的转变 | 第57页 |
4.3.2 水资源重点管理环节的转移 | 第57页 |
4.3.3 建立一体化水资源管理体制 | 第57页 |
4.3.4 加强流域管理 | 第57-58页 |
4.4 创建资金保障的长效机制 | 第58-59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9-61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59-60页 |
5.2 研究展望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