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专用术语注释表 | 第10-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6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无线传感器网络概述 | 第12-16页 |
1.2.1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概念 | 第12-13页 |
1.2.2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点与挑战 | 第13-14页 |
1.2.3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领域 | 第14-16页 |
1.3 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可靠传输的相关研究 | 第16-22页 |
1.3.1 基于重传技术的数据可靠传输 | 第16-19页 |
1.3.2 基于冗余机制的数据可靠传输 | 第19-20页 |
1.3.3 其它数据可靠传输研究 | 第20-22页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及创新 | 第22-24页 |
1.4.1 研究目标 | 第22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1.4.3 技术路线 | 第23-24页 |
1.4.4 论文的创新点 | 第24页 |
1.5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24-26页 |
第二章 相关背景知识 | 第26-38页 |
2.1 数据冗余传输技术 | 第26-28页 |
2.1.1 ARQ技术原理 | 第26-27页 |
2.1.2 多路径传输机制 | 第27-28页 |
2.2 数据传输秘密共享技术 | 第28-30页 |
2.2.1 秘密共享基本概念 | 第29页 |
2.2.2 门限秘密共享策略 | 第29-30页 |
2.3 协同通信技术 | 第30-34页 |
2.3.1 MIMO技术 | 第31-32页 |
2.3.2 协同通信技术 | 第32-34页 |
2.4 数字签名 | 第34-37页 |
2.4.1 哈希函数 | 第35页 |
2.4.2 数字签名 | 第35-37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三章 基于多路径的WSNs数据可靠传输研究 | 第38-53页 |
3.1 问题描述 | 第38-41页 |
3.2 模型和协议描述 | 第41-45页 |
3.2.1 多路径路由的构建 | 第41-42页 |
3.2.2 数据可靠传输算法 | 第42-44页 |
3.2.3 入侵检测算法 | 第44-45页 |
3.3 性能分析 | 第45-47页 |
3.4 仿真实验 | 第47-52页 |
3.4.1 单一源节点的性能分析 | 第48-49页 |
3.4.2 多源节点的性能分析 | 第49-50页 |
3.4.3 不同丢弃率的性能分析 | 第50-51页 |
3.4.4 平均跳数比较 | 第51页 |
3.4.5 入侵检测性能分析 | 第51-5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四章 基于低能耗代码分发协议的WSNs数据可靠传输研究 | 第53-64页 |
4.1 问题描述 | 第53-54页 |
4.2 相关代码分发协议 | 第54-56页 |
4.3 模型和问题分析 | 第56-61页 |
4.3.1 节点邻居列表的构建 | 第56-57页 |
4.3.2 确定代码分发的流程 | 第57-61页 |
4.4 仿真实验 | 第61-62页 |
4.4.1 能耗分析 | 第61-62页 |
4.4.2 代码分发时间分析 | 第62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第五章 基于单中继协同ARQ的WSNs数据可靠传输研究 | 第64-78页 |
5.1 问题描述 | 第64-67页 |
5.2 系统模型和协议描述 | 第67-69页 |
5.3 性能分析 | 第69-73页 |
5.3.1 吞吐量效率 | 第70-71页 |
5.3.2 能量效率 | 第71-73页 |
5.4 仿真实验与分析 | 第73-77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第六章 基于双中继协同ARQ的WSNs数据可靠传输研究 | 第78-90页 |
6.1 问题描述 | 第78-79页 |
6.2 系统模型和协议描述 | 第79-81页 |
6.3 性能分析 | 第81-84页 |
6.3.1 吞吐量效率 | 第81-83页 |
6.3.2 能量效率 | 第83-84页 |
6.4 仿真实验与分析 | 第84-88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88-90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90-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101页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第101-103页 |
附录4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103-104页 |
致谢 | 第10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