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6-8页 |
| Abstract | 第8-9页 |
| 绪论 | 第10-19页 |
| (一)选题的缘由 | 第10-11页 |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11-13页 |
| (三)文献综述 | 第13-16页 |
| (四)研究的思路与内容 | 第16-17页 |
| (五)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9-21页 |
| (一)离异家庭的定义 | 第19-20页 |
| (二)问题行为的含义 | 第20-21页 |
| 二、离异型单亲家庭青少年现状的调查——以济南XX中学为例 | 第21-43页 |
| (一)济南XX中学概况 | 第21-22页 |
| (二)调查问卷施测 | 第22-26页 |
| (三)访谈实施过程 | 第26-39页 |
| (四)离异型单亲家庭青少年的表现 | 第39-43页 |
| 1.学习状况表现 | 第40页 |
| 2.行为习惯表现 | 第40-42页 |
| 3.人际关系表现 | 第42-43页 |
| 三、离异型单亲家庭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归因分析 | 第43-49页 |
| (一)家庭教育的漏洞 | 第43-45页 |
| 1.家庭背景的影响 | 第43-44页 |
| 2.教育观念的失衡 | 第44页 |
| 3.教育方法的不当 | 第44-45页 |
| (二)学校教育的缺失 | 第45-48页 |
| 1.对离异型单亲家庭青少年管理生硬 | 第45-47页 |
| 2.与离异型单亲家庭沟通欠缺 | 第47页 |
| 3.与学校心理团队配合不佳 | 第47-48页 |
| (三)社会环境的诱导 | 第48-49页 |
| 1.不良场所带来了负面影响 | 第48页 |
| 2.电子产品加速了风气蔓延 | 第48页 |
| 3.社会舆论制约了学生的发展 | 第48-49页 |
| 四、对离异型单亲家庭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干预策略研究 | 第49-60页 |
| (一)家庭策略 | 第49-51页 |
| 1. 构建和谐单亲家庭,增强离异型家庭互动 | 第49页 |
| 2. 转变教育理念,完善离异型单亲家庭青少年的德育工作 | 第49-50页 |
| 3. 探索教育方法,指导离异型单亲家长科学抚养 | 第50-51页 |
| (二)学校策略 | 第51-59页 |
| 1.加强离异型单亲家庭青少年的灵活化管理 | 第51-54页 |
| 2.重视离异型单亲家庭青少年的全员化教育 | 第54-56页 |
| 3.促进离异型单亲家庭青少年的及时化心理辅导 | 第56-57页 |
| 4.推动离异型单亲家庭的有效化联合 | 第57-59页 |
| (三)社会策略 | 第59-60页 |
| 1.组织社区义工活动,减少对离异型单亲家庭青少年的偏见 | 第59页 |
| 2. 实施社会援助,让离异型单亲家庭青少年的生活有保障 | 第59页 |
| 3.普及法律常识,维护社区稳定,防止离异型单亲家庭青少年犯罪 | 第59-60页 |
| 注释 | 第60-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 附录一 初中生生活状况调查问卷 | 第63-65页 |
| 附录二 学校领导、教师及班干部访谈提纲 | 第65-66页 |
| 附录三 青少年访谈提纲 | 第66-67页 |
| 附录四 家长访谈提纲 | 第67-68页 |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