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1. 研究背景 | 第12-18页 |
1.1 听皮层的分区和细胞构筑 | 第12-13页 |
1.2 L5层锥体神经元的形态学及电生理特性研究 | 第13-14页 |
1.3 胆碱能调控对AC神经元频率特异性的听觉感受域可塑性的影响 | 第14-17页 |
1.3.1 学习诱导AC神经元产生频率特异性的听觉感受域可塑性 | 第14-15页 |
1.3.2 激活胆碱能核团配对声刺激诱导AC神经元产生频率特异性的听觉感受域可塑性 | 第15-17页 |
1.3.3 激活胆碱能受体调节神经元兴奋性的细胞内机制研究 | 第17页 |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7-18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8-23页 |
2.1 主要溶液的配制 | 第18-19页 |
2.1.1 人工脑脊液的配置 | 第18页 |
2.1.2 电极内液的配置 | 第18页 |
2.1.3 其它药品的配置 | 第18-19页 |
2.2 动物脑片的制备 | 第19页 |
2.3 电极的拉制 | 第19页 |
2.4 全细胞膜片钳记录 | 第19-20页 |
2.5 组织学鉴定 | 第20-21页 |
2.6 数据分析 | 第21-23页 |
3. 实验结果 | 第23-37页 |
3.1 AIL5层锥体神经元的电生理特性 | 第23-27页 |
3.1.1 神经元的发放模式及形态特征 | 第23-24页 |
3.1.2 RS和m神经元的电生理特性比较 | 第24-27页 |
3.2 CCh对AIL5层锥体神经元的影响 | 第27-28页 |
3.2.1 激活胆碱能受体对神经元膜电位的影响 | 第27-28页 |
3.2.2 激活胆碱能受体并注入去极化电流可诱导神经元产生PA | 第28页 |
3.3 PA的特性研究 | 第28-31页 |
3.3.1 PA的分类 | 第28-30页 |
3.3.2 RS和IB神经元PA的特性比较 | 第30-31页 |
3.4 PA的机制研究 | 第31-37页 |
3.4.1 快速突触传递阻断剂对PA的影响 | 第31-32页 |
3.4.2 PA的产生依赖于mAChR | 第32-33页 |
3.4.3 PA的产生依赖于I_(CAN)电流的激活 | 第33-34页 |
3.4.4 细胞外Ca~(2+)离子对PA产生的影响 | 第34-37页 |
4. 讨论 | 第37-42页 |
4.1 AIL5层锥体神经元的电生理特性 | 第37-38页 |
4.2 CCh对神经元膜电位的影响 | 第38页 |
4.3 CCh和去极化电流共同诱导神经元产生PA | 第38-40页 |
4.4 PA的机制 | 第40-42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42-43页 |
5.1 结论 | 第42页 |
5.2 展望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52页 |
附录一 | 第52-54页 |
附录二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