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页 |
| 1 绪论 | 第10-21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 1.1.1 水体旅游资源开发前景广阔 | 第10页 |
| 1.1.2 水体旅游资源生态敏感性极强 | 第10-11页 |
| 1.1.3 水体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对武汉市意义重大 | 第11-12页 |
| 1.2 研究现状 | 第12-18页 |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第12-15页 |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第15-17页 |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第17-18页 |
| 1.3 研究意义 | 第18-19页 |
| 1.3.1 理论意义 | 第18页 |
| 1.3.2 现实意义 | 第18-19页 |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 1.4.1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 1.4.2 技术路线 | 第20页 |
| 1.5 论文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 第20-21页 |
| 2 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 | 第21-25页 |
| 2.1 基本概念 | 第21-22页 |
| 2.1.1 水体及水体旅游资源 | 第21页 |
| 2.1.2 水体旅游及水体旅游产品 | 第21-22页 |
| 2.2 理论基础 | 第22-25页 |
| 2.2.1 系统理论 | 第22页 |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2-23页 |
| 2.2.3 博弈理论 | 第23页 |
| 2.2.4 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23-25页 |
| 3 武汉市水体旅游资源现状及评价 | 第25-34页 |
| 3.1 武汉市水体旅游资源数量、类型与特征 | 第25-28页 |
| 3.1.1 水体旅游资源数量和类型状况 | 第25-26页 |
| 3.1.2 水体旅游资源数量和类型特征 | 第26-28页 |
| 3.2 武汉市水体旅游资源空间分布与特征 | 第28-31页 |
| 3.2.1 水体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状况 | 第28-30页 |
| 3.2.2 水体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特征 | 第30-31页 |
| 3.3 武汉市水体旅游资源的定量评价 | 第31-34页 |
| 3.3.1 评价的标准及其依据 | 第31-32页 |
| 3.3.2 水体旅游资源评价结果 | 第32-34页 |
| 4 武汉市水体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34-48页 |
| 4.1 武汉市水体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 | 第34-36页 |
| 4.1.1 水体旅游开发初具规模 | 第34页 |
| 4.1.2 水体旅游开发势头强劲 | 第34-35页 |
| 4.1.3 水体旅游开发过程中问题较多 | 第35-36页 |
| 4.2 武汉市水体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存在的问题 | 第36-48页 |
| 4.2.1 水体环境整体偏差 | 第36-40页 |
| 4.2.2 水体旅游开发较为不足 | 第40-43页 |
| 4.2.3 水体资源保护不力 | 第43-45页 |
| 4.2.4 水体旅游管理体制有待革新 | 第45-48页 |
| 5 武汉市水体旅游开发与保护利益相关者的博弈分析 | 第48-63页 |
| 5.1 水体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利益相关者及其关系界定 | 第48-50页 |
| 5.1.1 政府部门 | 第48-49页 |
| 5.1.2 旅游开发商 | 第49页 |
| 5.1.3 当地居民 | 第49页 |
| 5.1.4 旅游者 | 第49-50页 |
| 5.2 水体旅游资源开发保护的博弈分析 | 第50-63页 |
| 5.2.1 地方政府与旅游开发商之间的博弈 | 第50-53页 |
| 5.2.2 地方政府与水行政主管部门之间的博弈 | 第53-56页 |
| 5.2.3 旅游开发商与当地居民之间的博弈 | 第56-58页 |
| 5.2.4 旅游开发商之间的博弈 | 第58-60页 |
| 5.2.5 旅游者与当地居民之间的博弈 | 第60-63页 |
| 6 武汉市水体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利益协调机制构建 | 第63-69页 |
| 6.1 利益相关者的重新定位 | 第63-64页 |
| 6.1.1 地方政府的新定位 | 第63页 |
| 6.1.2 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新定位 | 第63页 |
| 6.1.3 旅游开发商的新定位 | 第63-64页 |
| 6.1.4 当地居民的新定位 | 第64页 |
| 6.1.5 旅游者的新定位 | 第64页 |
| 6.2 利益协调的原则 | 第64-65页 |
| 6.2.1 科学规范化原则 | 第64-65页 |
| 6.2.2 可持续发展原则 | 第65页 |
| 6.2.3 动态协调原则 | 第65页 |
| 6.3 利益协调机制的构建 | 第65-69页 |
| 6.3.1 监督完善机制 | 第65-66页 |
| 6.3.2 职能优化机制 | 第66-67页 |
| 6.3.3 开发合作机制 | 第67-68页 |
| 6.3.4 管理创新机制 | 第68-69页 |
| 7 结论与展望 | 第69-71页 |
| 7.1 研究结论 | 第69页 |
| 7.2 研究展望 | 第69-71页 |
| 参考文献 | 第71-76页 |
| 附录 | 第76-77页 |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