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9页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第12-14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3-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述 | 第14-25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9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9-24页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第24-25页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25-27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25-27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27页 |
1.4 创新之处 | 第27-29页 |
第2章 个体主动性对安全生产管理模式跃迁影响机制研究理论框架构建 | 第29-48页 |
2.1 个体主动性对安全生产管理模式跃迁影响机制相关基础内容确定 | 第29-38页 |
2.1.1 个体主动性的内涵界定与不同主动性个体的类别划分 | 第29-30页 |
2.1.2 不同主动性个体的转化条件确定 | 第30-32页 |
2.1.3 安全生产管理模式跃迁的内涵界定与阶段划分 | 第32-36页 |
2.1.4 影响机制的内涵界定与辨析 | 第36-38页 |
2.2 个体主动性对安全生产管理模式跃迁影响机制研究代表理论分析 | 第38-41页 |
2.2.1 个体主动性与安全生产管理模式跃迁单向直接影响关系代表理论分析 | 第38-39页 |
2.2.2 个体主动性与安全生产管理模式跃迁相互直接影响关系代表理论分析 | 第39-40页 |
2.2.3 个体主动性与安全生产管理模式跃迁相互间接影响关系代表理论分析 | 第40-41页 |
2.3 个体主动性对安全生产管理模式跃迁影响机制研究理论确定 | 第41-44页 |
2.3.1 个体主动性对安全生产管理模式跃迁影响机制研究代表理论比较 | 第41-42页 |
2.3.2 个体主动性对安全生产管理模式跃迁影响机制研究理论给出 | 第42-44页 |
2.4 个体主动性对安全生产管理模式跃迁影响机制研究理论框架给出 | 第44-47页 |
2.4.1 个体主动性对安全生产管理模式跃迁影响机制研究理论框架分析 | 第44-45页 |
2.4.2 个体主动性对安全生产管理模式跃迁影响机制研究理论框架建立 | 第45-47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3章 个体主动性对安全生产管理模式跃迁影响机制研究理论假设模型建立 | 第48-68页 |
3.1 安全个体行为结构的确定 | 第48-55页 |
3.1.1 安全个体行为结构的内涵界定与确定方法选择 | 第48-50页 |
3.1.2 基于扎根理论的安全个体行为结构的初步确定 | 第50-53页 |
3.1.3 安全个体行为结构的最终确定 | 第53-55页 |
3.2 个体主动性对安全生产管理模式跃迁影响机制研究理论假设提出 | 第55-65页 |
3.2.1 个体主动性对安全生产管理模式跃迁影响机制研究理论假设结构给出 | 第55-56页 |
3.2.2 个体主动性对安全生产管理模式跃迁影响关系理论假设提出 | 第56-58页 |
3.2.3 个体主动性对安全个体行为影响关系理论假设提出 | 第58-59页 |
3.2.4 安全个体行为对安全生产管理模式跃迁影响关系理论假设提出 | 第59-60页 |
3.2.5 安全个体行为作为中介变量理论假设提出 | 第60-61页 |
3.2.6 安全生产管理模式跃迁反影响个体主动性理论假设提出 | 第61页 |
3.2.7 工作内嵌入作为调节变量理论假设提出 | 第61-64页 |
3.2.8 工作内嵌入三个维度对个体主动性影响关系理论假设提出 | 第64-65页 |
3.3 个体主动性对安全生产管理模式跃迁影响机制研究理论假设模型构建 | 第65-6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第4章 个体主动性对安全生产管理模式跃迁影响机制验证设计 | 第68-79页 |
4.1 个体主动性对安全生产管理模式跃迁影响机制验证目的属性确定 | 第68-71页 |
4.1.1 个体主动性对安全生产管理模式跃迁影响机制验证目的划分 | 第68-70页 |
4.1.2 个体主动性对安全生产管理模式跃迁影响机制验证目的属性给出 | 第70-71页 |
4.2 个体主动性对安全生产管理模式跃迁影响机制验证方法确定 | 第71-74页 |
4.2.1 个体主动性对安全生产管理模式跃迁影响机制验证需求分析 | 第71-72页 |
4.2.2 个体主动性对安全生产管理模式跃迁影响机制验证方法给出 | 第72-74页 |
4.3 个体主动性对安全生产管理模式跃迁影响机制验证方案确定 | 第74-77页 |
4.3.1 个体主动性对安全生产管理模式跃迁影响机制验证功能分析 | 第74-75页 |
4.3.2 个体主动性对安全生产管理模式跃迁影响机制验证方案给出 | 第75-7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7-79页 |
第5章 基于结构方程的个体主动性对安全生产管理模式跃迁影响机制验证 | 第79-96页 |
5.1 验证假设确定与验证模型建立 | 第79-81页 |
5.1.1 验证假设确定 | 第79-80页 |
5.1.2 验证模型建立 | 第80-81页 |
5.2 基于结构方程的验证 | 第81-94页 |
5.2.1 验证条件准备 | 第81-84页 |
5.2.2 验证数据收集与分析 | 第84-87页 |
5.2.3 验证数据处理 | 第87-94页 |
5.3 验证结果讨论 | 第94-95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95-96页 |
第6章 基于ERPs实验的个体主动性对安全生产管理模式跃迁影响机制验证 | 第96-110页 |
6.1 实验假设确定与实验方案设计 | 第96-101页 |
6.1.1 实验假设确定 | 第96-98页 |
6.1.2 实验方案设计 | 第98-101页 |
6.2 基于ERPs实验的验证 | 第101-108页 |
6.2.1 实验条件准备 | 第101-102页 |
6.2.2 实验流程给出 | 第102-103页 |
6.2.3 实验数据处理 | 第103-108页 |
6.3 实验结果讨论 | 第108-109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109-110页 |
第7章 促进组织安全生产管理模式合理跃迁的建议 | 第110-123页 |
7.1 个体主动性对安全生产管理模式跃迁影响机制解析 | 第110-116页 |
7.1.1 个体主动性对安全生产管理模式跃迁影响机制构成变量理论解析 | 第110-112页 |
7.1.2 个体主动性对安全生产管理模式跃迁影响机制变量影响关系理论解析 | 第112-114页 |
7.1.3 个体主动性对安全生产管理模式跃迁影响机制应用解析 | 第114-116页 |
7.2 监测个体主动性水平的建议 | 第116-117页 |
7.3 提升个体主动性水平的建议 | 第117-119页 |
7.3.1 通过人员更替提升个体主动性水平的建议 | 第117-118页 |
7.3.2 通过情感体验提升个体主动性水平的建议 | 第118-119页 |
7.4 促进个体适应新安全生产管理模式的建议 | 第119-122页 |
7.4.1 通过行为要求促进个体适应新安全生产管理模式的建议 | 第119-120页 |
7.4.2 通过行为矫正促进个体适应新安全生产管理模式的建议 | 第120-122页 |
7.5 本章小结 | 第122-123页 |
结论 | 第123-126页 |
参考文献 | 第126-14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41-142页 |
致谢 | 第142-143页 |
附录 | 第143-1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