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研究
| 摘要 | 第6-7页 |
| Abstract | 第7-8页 |
| 1 绪论 | 第11-16页 |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 1.3 主要内容、创新点与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 1.3.1 主要内容 | 第14-15页 |
| 1.3.2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 1.3.3 创新点 | 第15-16页 |
| 2 档案信息资源的概念及理论 | 第16-24页 |
| 2.1 档案信息资源 | 第16-18页 |
| 2.1.1 档案信息资源的定义 | 第16-17页 |
| 2.1.2 档案信息资源的特点 | 第17-18页 |
| 2.1.3 档案信息资源的类型 | 第18页 |
| 2.2 档案信息资源共享 | 第18-20页 |
| 2.2.1 信息资源共享 | 第18-19页 |
| 2.2.2 档案信息资源共享 | 第19-20页 |
| 2.3 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必要性分析 | 第20-22页 |
| 2.3.1 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 第20-21页 |
| 2.3.2 档案管理机构与时俱进的必然要求 | 第21-22页 |
| 2.4 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可行性分析 | 第22-24页 |
| 2.4.1 技术条件 | 第22页 |
| 2.4.2 资金支持 | 第22-23页 |
| 2.4.3 立法保障 | 第23-24页 |
| 3 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主体与客体 | 第24-30页 |
| 3.1 共享的主体范围 | 第24-26页 |
| 3.2 共享的客体范围 | 第26-30页 |
| 3.2.1 实体档案信息资源 | 第26-27页 |
| 3.2.2 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 | 第27-30页 |
| 4 档案信息资源共享途径 | 第30-34页 |
| 4.1 两种共享途径 | 第30-31页 |
| 4.1.1 水平共享 | 第30页 |
| 4.1.2 垂直共享 | 第30-31页 |
| 4.2 共享方法 | 第31-34页 |
| 4.2.1 全文检索 | 第31-32页 |
| 4.2.2 网站链接 | 第32页 |
| 4.2.3 馆际互借 | 第32-34页 |
| 5 档案信息资源共享保障措施 | 第34-44页 |
| 5.1 优化客观环境条件 | 第34-37页 |
| 5.1.1 扩大资金支持 | 第34-35页 |
| 5.1.2 营造良好的法律环境 | 第35-36页 |
| 5.1.3 提升档案信息安全保障能力 | 第36-37页 |
| 5.2 建立馆藏档案信息资源支撑体系 | 第37-44页 |
| 5.2.1 丰富馆藏档案信息资源 | 第37-39页 |
| 5.2.2 培养合格的档案管理人员 | 第39-41页 |
| 5.2.3 规范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标准 | 第41-42页 |
| 5.2.4 构建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 第42-44页 |
| 6 总结与展望 | 第44-45页 |
| 6.1 研究结论 | 第44页 |
| 6.2 研究局限与展望 | 第44-45页 |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47-48页 |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