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22页 |
| 1.1 引言 | 第10页 |
| 1.2 有机聚合物太阳能电池 | 第10-15页 |
| 1.2.1 聚合物太阳电池光电转化过程 | 第11-13页 |
| 1.2.2 聚合物合物太阳电池的器件性能 | 第13-15页 |
| 1.3 聚合物太阳电池的材料 | 第15-19页 |
| 1.3.1 电池的活性层材料 | 第16-18页 |
| 1.3.2 电池的修饰层材料 | 第18-19页 |
| 1.4 提高聚合物太阳电池器件光吸收的方法 | 第19-20页 |
| 1.4.1 叠层设计 | 第19-20页 |
| 1.4.2 局域光场增强 | 第20页 |
| 1.5 论文选题依据与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 第2章 有机太阳电池制备与性能表征 | 第22-27页 |
| 2.1 引言 | 第22页 |
| 2.2 常规实验材料和仪器设备 | 第22-23页 |
| 2.2.1 常规实验材料 | 第22页 |
| 2.2.2 实验室仪器设备 | 第22-23页 |
| 2.3 器件制备 | 第23-25页 |
| 2.4 有机太阳电池的性能表 | 第25-27页 |
| 2.4.1 表征仪器设备 | 第25页 |
| 2.4.2 有机聚合物太阳电池的性能表征 | 第25-27页 |
| 第3章 PEDOT:PSS掺杂十面体金纳米粒子的高效聚合物太阳电池 | 第27-40页 |
| 3.1 引言 | 第27-28页 |
| 3.2 实验部分 | 第28-29页 |
| 3.2.1 实验材料 | 第28页 |
| 3.2.2 器件制备 | 第28页 |
| 3.2.3 仪器与表征 | 第28-29页 |
| 3.3 结果讨论 | 第29-38页 |
| 3.3.1 十面体金纳米颗粒及阳极修饰层微观形貌 | 第29-32页 |
| 3.3.2 金属纳米颗粒电场分布 | 第32页 |
| 3.3.3 拉曼光谱强度 | 第32-33页 |
| 3.3.4 活性层给受体的分子式与聚合物太阳电池结构 | 第33-34页 |
| 3.3.5 器件的光伏性能 | 第34-38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 第4章 以醇溶性乙酰丙酮锆为阴极修饰层的反向聚合物太阳能电池 | 第40-48页 |
| 4.1 引言 | 第40页 |
| 4.2 实验部分 | 第40-42页 |
| 4.2.1 器件制备 | 第40-42页 |
| 4.2.2 分析与测试 | 第42页 |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42-47页 |
| 4.3.1 器件能级结构 | 第42-43页 |
| 4.3.2 修饰层形貌图 | 第43-44页 |
| 4.3.3 器件光伏特性 | 第44-47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8-50页 |
| 5.1 结论 | 第48-49页 |
| 5.2 展望 | 第49-50页 |
| 参考文献 | 第50-55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55-56页 |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