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绪论 | 第11-22页 |
1.1 轻骨料混凝土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1.1 浮石研究利用现状 | 第11-12页 |
1.1.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页 |
1.1.3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 混凝土抗冻耐久性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 混凝土细观孔结构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4 分形几何思想在混凝土研究中的研究现状和前景 | 第16-20页 |
1.4.1 分形思想简介 | 第16-18页 |
1.4.2 分形思想在混凝土中应用 | 第18-20页 |
1.5 研究意义和目的 | 第20页 |
1.6 课题研究主要内容 | 第20-22页 |
2 原材料与实验方法 | 第22-35页 |
2.1 原材料及其性能 | 第22-24页 |
2.1.1 天然浮石 | 第22页 |
2.1.2 水泥 | 第22-23页 |
2.1.3 细骨料 | 第23页 |
2.1.4 引气减水剂 | 第23页 |
2.1.5 水 | 第23-24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4-30页 |
2.2.1 实验路线图 | 第24页 |
2.2.2 实验方案 | 第24-26页 |
2.2.3 实验配比 | 第26页 |
2.2.4 实验仪器 | 第26-29页 |
2.2.5 实验成型 | 第29-30页 |
2.3 初步试验 | 第30-35页 |
2.3.1 坍落度试验方法 | 第30-31页 |
2.3.2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试验方法 | 第31-32页 |
2.3.3 轻骨料混凝土冻融循环试验方法 | 第32-35页 |
3 轻骨料混凝土变水灰比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 第35-42页 |
3.1 立方体抗压实验概况 | 第35页 |
3.2 冻后立方体抗压概况 | 第35页 |
3.3 立方体抗压实验数据分析 | 第35-38页 |
3.4 不同水灰比混凝土力学性能本构方程 | 第38-41页 |
3.5 小结 | 第41-42页 |
4 冻融循环试验 | 第42-49页 |
4.1 试验方法概述 | 第42页 |
4.2 机理 | 第42-44页 |
4.2.1 膨胀压力说 | 第42页 |
4.2.2 静水压力假说 | 第42-43页 |
4.2.3 渗透压力假说 | 第43-44页 |
4.3 混凝土试件外观形态变化 | 第44-45页 |
4.4 质量变化 | 第45-47页 |
4.5 相对动弹性模量变化 | 第47-48页 |
4.6 小结 | 第48-49页 |
5 孔结构试验 | 第49-58页 |
5.1 试验方法 | 第49页 |
5.2 孔结构实验数据分析 | 第49-57页 |
5.2.1 冻融循环后内部气泡空隙分布情况 | 第51-56页 |
5.2.2 气泡特征参数 | 第56-57页 |
5.3 小结 | 第57-58页 |
6 孔结构与耐久性、力学性能联系 | 第58-68页 |
6.1 力学性能微观分形分析 | 第58-60页 |
6.1.1 Menger海绵和谢尔宾斯基海绵模型 | 第58页 |
6.1.2 混凝土微观和力学性能关系 | 第58-60页 |
6.2 分形维数 | 第60-65页 |
6.2.1 分形维数的推导公式 | 第60页 |
6.2.2 分形维数的拟合 | 第60-63页 |
6.2.3 分形维数与气泡特征参数关系 | 第63-65页 |
6.3 分形维数与抗冻性能联系 | 第65-66页 |
6.3.1 冻融损伤模型 | 第65-66页 |
6.3.2 基于分形维数建立冻融损伤模型 | 第66页 |
6.4 混凝土冻融循环剩余寿命预测 | 第66-67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68-70页 |
7.1 结论 | 第68页 |
7.2 展望 | 第68-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4页 |
作者简介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