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绪论 | 第8-11页 |
(一) 选题的缘起与意义 | 第8页 |
1. 课题来源 | 第8页 |
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8页 |
(二) 研究现状 | 第8-9页 |
(三) 资料来源和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1. 资料来源 | 第9-10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0页 |
(四) 创新与不足 | 第10-11页 |
一、车寨村的帮工习俗及其产生原因 | 第11-18页 |
(一) 帮工习俗的概况 | 第11-12页 |
1. 内涵 | 第11页 |
2. 传承与演变 | 第11-12页 |
(二) 车寨村帮工习俗的产生背景 | 第12-18页 |
1. 自然环境 | 第13-16页 |
2. 人文环境 | 第16-18页 |
二、村民日常生活中的帮工习俗 | 第18-28页 |
(一) 民众日常生活中的帮工 | 第18-24页 |
1. 人生礼仪中的帮工 | 第18-21页 |
2. 建房修屋中的帮工 | 第21-23页 |
3. 其他日常生活中的帮工 | 第23-24页 |
(二) 帮工习俗的“库拉圈” | 第24-25页 |
(三) 帮工习俗的社会功能 | 第25-28页 |
1. 教化功能 | 第25-26页 |
2. 规约功能 | 第26页 |
3. 维系功能 | 第26-28页 |
三、帮工习俗的比较研究 | 第28-35页 |
(一) 横向比较——车寨村与王集村帮工习俗比较研究 | 第28-30页 |
1. 车寨村与王集村帮工习俗的差异 | 第29页 |
2. 车寨村与王集村帮工习俗的相同之处 | 第29-30页 |
(二) 纵向比较——车寨村不同历史时期的帮工习俗 | 第30-31页 |
1. “一个脚趾不能走,两个翅膀好能飞” | 第30页 |
2. 新世纪以来的帮工习俗 | 第30-31页 |
(三) 帮工、换工和请工 | 第31-35页 |
1. 帮工与换工 | 第31-32页 |
2. 帮工与请工 | 第32-35页 |
四、车寨村帮工习俗的变迁 | 第35-42页 |
(一) 帮工习俗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 第35-38页 |
1. 乡土社会中的“国家在场” | 第35-36页 |
2. 打工经济的兴起 | 第36-37页 |
3. 农村社会的“工业化”进程 | 第37-38页 |
(二) 帮工习俗变迁的文化解读 | 第38-42页 |
1. 价值观念的冲突 | 第38-40页 |
2. “变味”了的人情 | 第40-42页 |
结语 | 第42-43页 |
注释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后记 | 第48-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