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1 绪论 | 第10-19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2 国外内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1.2.1 国外PPP项目评价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2 国内PPP项目评价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3 研究目标及内容 | 第16页 |
1.3.1 研究目标 | 第16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6-19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6-17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2 PPP项目评价相关理论概述 | 第19-27页 |
2.1 PPP项目实施效果评价相关理论 | 第19-25页 |
2.1.1 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19-21页 |
2.1.2 物有所值理论 | 第21-23页 |
2.1.3 绩效管理理论 | 第23-25页 |
2.2 PPP项目实施效果评价方法 | 第25-27页 |
3 城市轨道交通PPP项目实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27-47页 |
3.1 评价指标的选择原则与方法 | 第27-28页 |
3.1.1 评价指标的选择原则 | 第27页 |
3.1.2 评价指标的选择方法 | 第27-28页 |
3.2 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构建 | 第28-40页 |
3.2.1 财务经济的效果评价指标 | 第29-32页 |
3.2.2 实施过程的效果评价指标 | 第32-35页 |
3.2.3 用户体验的效果评价指标 | 第35-37页 |
3.2.4 合约与机制的效果评价指标 | 第37-39页 |
3.2.5 实施效果的初步评价指标体系 | 第39-40页 |
3.3 评价指标体系的筛选及确定 | 第40-47页 |
3.3.1 问卷发放与回收统计分析 | 第40-46页 |
3.3.3 评价指标体系的筛选结论 | 第46-47页 |
4 城市轨道交通PPP项目实施效果的模糊综合评价 | 第47-64页 |
4.1 模糊综合评价集的建立 | 第47-59页 |
4.1.1 评价指标集的建立 | 第47-48页 |
4.1.2 评语集的建立 | 第48-59页 |
4.2 模糊综合评价矩阵的建立 | 第59-62页 |
4.2.1 隶属度矩阵的确定 | 第59页 |
4.2.2 权重向量的确定 | 第59-62页 |
4.3 模糊综合评价的结果计算 | 第62-64页 |
5 实证—北京地铁4号线PPP实施效果评价 | 第64-80页 |
5.1 项目基本信息 | 第64-65页 |
5.2 项目PPP实施效果 | 第65-77页 |
5.2.1 财务经济 | 第65-68页 |
5.2.2 实施过程 | 第68-71页 |
5.2.3 用户体验 | 第71-73页 |
5.2.4 合约与机制 | 第73-77页 |
5.3 北京地铁4号线实施效果模糊综合评价 | 第77-80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80-82页 |
6.1 结论 | 第80页 |
6.2 展望 | 第80-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4页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4-86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