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金属结构论文--组合结构论文

圆钢管混凝土柱-H形钢梁梁柱连接铸钢节点力学性能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2页
    1.1 引言第9-17页
        1.1.1 钢管混凝土结构简介第9-10页
        1.1.2 钢管混凝土柱-H形钢梁梁柱节点介绍第10-17页
    1.2 圆钢管混凝土柱-H形钢梁梁柱节点的研究现状第17-19页
    1.3 课题的提出第19-21页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21-22页
第二章 圆钢管混凝土柱-H形钢梁梁柱连接铸钢节点的承载力第22-29页
    2.1 节点初始转动刚度的计算第22-25页
        2.1.1 组件法第22页
        2.1.2 节点初始刚度的计算模型第22-23页
        2.1.3 节点初始转动刚度的计算第23-25页
    2.2 节点抗剪承载力的计算第25-26页
        2.2.1 节点抗剪承载力的计算模型第25页
        2.2.2 节点剪力承载力的计算第25-26页
    2.3 节点抗弯承载力的计算第26-27页
    2.4 本章小结第27-29页
第三章 节点静力性能分析第29-42页
    3.1 概述第29-33页
        3.1.1 有限元软件介绍第29页
        3.1.2 模型的简化第29-30页
        3.1.3 材料的本构关系第30-32页
        3.1.4 网格划分与边界条件第32-33页
    3.2 数值模拟分析第33-37页
        3.2.1 试件概述第33-34页
        3.2.2 节点的应力分布第34-36页
        3.2.3 数值模拟计算结果第36-37页
    3.3 节点静力性能参数分析第37-41页
        3.3.1 圆钢管柱壁厚第37-38页
        3.3.2 轴压比第38-39页
        3.3.3 核心混凝土强度第39-40页
        3.3.4 铸钢连接件尺寸第40-41页
    3.4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四章 节点抗震性能分析第42-52页
    4.1 概述第42-43页
        4.1.1 加载方案第42-43页
        4.1.2 试件概述第43页
    4.2 节点抗震性能的评价指标第43-45页
        4.2.1 能量耗散系数第43-44页
        4.2.2 位移延性系数第44页
        4.2.3 结构的刚度退化第44-45页
    4.3 滞回曲线和骨架曲线第45-46页
        4.3.1 滞回曲线第45页
        4.3.2 骨架曲线第45-46页
    4.4 节点抗震性能参数分析第46-50页
        4.4.1 圆钢管壁厚第46-47页
        4.4.2 轴压比第47-48页
        4.4.3 核心混凝土强度第48-49页
        4.4.4 铸钢连接件尺寸第49-50页
    4.5 本章小结第50-52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52-54页
    5.1 结论与主要创新点第52-53页
    5.2 展望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9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59-60页
致谢第60-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腻子漆房气体和粉尘的光声复合检测方法研究
下一篇:天津海水淡化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